第1602章 陆军第一协(2/4)
作品:《逍遥侯》容忍败家子的瞎折腾?
皇权 时代,治乱循环的根源,就在于皇嗣不丰,导致的皇族人才凋零。
而臣子们,都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经历过无数的血雨腥风。不管有无真本事,至少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且经久考验的人精。
老皇帝死后,小皇帝则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那里架得住几千个人精的集体算计?
所以,历史上的皇权,始终需要宦官或外戚的协助,才能压倒外朝的群臣。
北宋的皇帝,对于臣子们的不放心,就需要各级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大部分都是皇帝派的监视宦官。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甚至还有内行厂的出现。
归根到底,就是皇权对于臣权的不放心,必须要派亲信监视着。
但是,从明朝败亡的历史,李中易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皇子们不仅要接受系统的皇家教育,挫折教育也必不可少。所以,他才煞费苦心的,让儿子学新学,学军事,学政务,将来都分封去南洋诸国。
总之一句话,谁有治理好一国的能力,就选谁来继承他的万里河山。
明熹宗朱由校,从小是当皇帝培养的,他再怎么纵容魏忠贤和客氏掌权,也始终牢牢的掌握着最高决策权,并且客观上压制了党争。
而没有接受过皇家系统教育的末帝崇祯,就完全没有平衡朝局的帝王心术,容易轻信鬼话,容易冲动的干蠢事,导致东林党独大的悲剧。
反观满清诸帝,除了光绪帝这个混球之外,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昏君。
只不过,从道光帝开始,遇见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农业文明彻底的被工业文明所碾压。
李中易的耐心很好。等到枪坊的产量,又创新高,足以装备一个协的时候,他才找机会,去了第一镇第一协的成立誓师大会。
作为现代人灵魂的李中易,他更喜欢穿棉布制成的大元帅服,而不是里里外外套了好多层的皇帝常服。
从李中易当上执政王开始,琼州少民掌握的棉花纺织技术和机械,就被弄到了帝都开封。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摸索,如今的棉布纺织技术和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因为棉花的种植面积不大,棉布的产量还极为有限,仅能配备到新编陆军中,用作军服。
骑在马上的李中易,出现在第一协成立誓师大会现场的时候,依旧是帝国大元帅的派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1602章 陆军第一协,网址:http://www.77gp.net/1/1231/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