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儒道世界(2/4)
作品:《儒术》阵激动和荡漾。
因为,天仁大6的历史和古代中国虽然相似,却在汉朝以后就裂变成为了九个国家,汉朝以后的历史和人物,和中国古代一点都不相同。
历史上那些汉朝以后的文学巨匠,历史名人,更是一个都没有。这也就代表。
苏林脑子里面存着的那些能够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如果在这个儒道世界里出现,该会兴起多大的滔天巨浪啊!
可是,苏林一想起自己现在已经十五岁了,依旧没有开智,心里面便咯噔一下立马凉了半截。
开智是每一名天仁大6读书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或者准确的说,未成开智,就不算是一名真正的儒生。
所谓开智,就是用一句蕴含思想的文字开启智慧。
这句话可以是圣人孔子之言,也可以是亚圣、半圣经典,再次一点就是大儒的经义,翰林和大学士对圣人经典的解释言论。
毫无疑问,开智的这句话等级越高,也就代表着未来可以成就的文位越高。
用圣人之言开智,就算是最低的半圣之言,开智之后吸收的第一笔圣力都是磅礴非凡的,有冲天斗牛之势。
每当这种天纵奇才出世,都是一国之大幸。
因为这就意味着,又有一名有望成为至少是大儒级别的儒生出世了。
但是这样的天才太少太少了,九国亿万人口,千万儒生,每十年估计才只有一名以圣言开智的天才诞生。
而且,这些几乎也都只是以半圣之言开智,最后成就无一不是大儒以上。至于亚圣之言开智的,最后几乎都成就了半圣。
而真正能用孔子圣人之言开智的,千百年来,似乎只有孟子和孔子之孙子思二人而已。
因为孔子圣人之言,实在太晦涩深奥了,往往一句话一层意思之下,有更深一层意思。
而且孔子圣人的许多话都有诸多解释,就算是文位到了进士、大学士也不可能知尽知详,区区十几岁的孩童,又如何能够尽知圣意,并且以此开启智慧呢?
当然了,开智之言也不是绝对掣肘了未来的展潜力。
九国当中,也曾有用大学士对圣人经典的解释之词开智的,最后成就了半圣文位。
“哎!现在不要说是进士和大学士的言论了,就算是一个举人的诗句,之前的这个苏林竟然都无法开智。
别家孩童一般六七岁,诵读这个世界上类似《千字文》《百家姓》这样的启蒙书本学会认字之后,就6续能够开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儒术 最新章节第一章 儒道世界,网址:http://www.77gp.net/1/1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