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章 土家族风语者(2/5)
作品:《最漫长的五年》
李航瑞政委饶有兴致地在接收情报的收音机旁听了几回后,简直被这种能够曲里拐弯(李政委语)的土家山话弄得脑壳都大了!别说听懂一句两句的,就是能够听顺溜了都不容易,很多发音都不知道怎么能够发出这个音来。李政委等众哥子弟兄们对于周大少团此招只有一个服字了得。大爷的,这小人精太鬼了,就这套简简单单的情报交流方法,难倒天下破译者
周大少团颇有些自得地拿着翻译成汉语的情况通报说:
“政委,唐团,你们看,阎老西放弃两关防御后果然想利用忻口的有利地形,调整部署,想打一个忻口会战!”
忻口,位于山西崞(读guo)县与忻县之间,北距宽达半里的云中河只有四、五十米远。贯穿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和公路由忻口前面通过。两边都是丘陵地带,整个地形十分利于防御,要从北进占太原,忻口是必经之路。
周大少团所谓的忻口的有利地形,是指这个地方十分特别:五台山自东而西,云中山自西而东,两座山在忻口北部呈夹峙之势;滹沱河自北向南,云中河自西向东,又在忻口北部汇合,从两山之间穿过。在河谷的中间,偏又有一个数百米高的土山。于是天然形成了一个三山夹两口的特殊地形。三山,就是五台山,云中山,和那个河谷中的小土山;两口就是土山东西两侧的水道。形成了一种正面狭小的,宛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
再说,从南向北看,这小口呈倒八字型,敌人两翼包抄都很难,是一个组织多层口袋防御的理想战场。因为在两口外的运动中的敌人,总是处于三面受敌的状况,无法避开来自横向、纵向、斜向的攻击火力。在日本士官校呆过几年的阎老西早就把主意打在了这里。再说除此也没有别的险要之处再能挡住南下的日军了。
“忻口的历史可了,名字都是汉高祖刘邦取得。公元前二百多年,刘邦去打人家匈奴人,没想到倒被围在了平城。后来使用了美人计(就是萧何花重金买通匈奴王后吹了枕头)才脱困。来到忻口,见此地形险峻,呈三山夹河之势,纵有匈奴骑兵于此也无多大威胁。刘邦与手下大军才放下心来,大为欣喜。古欣与忻通用,就在这个地方筑垒设防,名曰忻口。”周大少团扯了几句闲篇,言归正传:
“诸位,阎老西昨天在太原绥靖公署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黄劭(最高领袖派来的中央大员,任第二战区副司令官)、周恩来、卫立煌(中央军入晋参战的第14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等数十人。阎锡山主持了会议,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漫长的五年 最新章节213章 土家族风语者,网址:http://www.77gp.net/152/15281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