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奇货就要定出奇价(1/4)
作品:《最漫长的五年》下午送货时,按照周家欣的想法又增加了十几种货品,周彬益先回去了.
周家欣留下来,看看林汤圆的万佳货行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这名字,还好,这万佳不是那万家,35年的重庆也不讲什么商标名称侵权,要不然自己的万家便利店一定改不成了.还真的有点沾林汤圆的光似的.
林汤圆把万佳货行的大管帐介绍给周家欣.两人互相施礼问好.大管帐叫刘汉,五十余岁,脸上已有些岁月的苍伤,头发花白但梳的整整齐齐,架着一副老花镜,眼睛里不时闪着光芒,表情倒是平和,再加上一身整洁的灰色大袍.青瘦干练,典型的帐房先生.林汤圆又把刘汉叫到一边耳语一会后,便歉意地对周家欣说:"有空先和刘叔看看库房?"
刘汉不温不火地招呼:"小周先生,天气炎热,多有辛苦啊."周家欣知道两人有些担心一个弱生吃不吃得苦.便说:"没事,现在就走!"跟着刘老头从林汤圆的办公室出来,从较场口平街走一段,顺着十八梯就下到守备街的货行仓库.重庆的六月初,天气已热情似火,毒辣辣的日头虽已西斜但威力不减,街上也没几个人,不时传来几声无精打采的吆喝,
"凉开水,老荫茶,又相因(重庆话的意思便宜)又解渴啊!"
"老青果,清热又清火哟!"
刘汉看周家欣停下脚步,兴趣盎然地一口气喝了两大碗老荫茶.真是解热解暑啊,头上的汗消下去了.这老荫茶后世产量少,价格自然很高,贵得很.周家欣一个穷生,喝不起.现在普通的很,好东西哟.这个年代的重庆人喝惯沱茶,老荫茶,就喜欢这个略有苦味后带回甜的虽然看起来有点粗枝大叶.几乎不喝花茶绿茶(与成都迥然不同).贫困的人家干脆喝凉水.自来水好象是国府迁都以后陆续建得,很少.一般人家吃水都是由去江担水卖的人送.买不起的,整根扁担两个木桶,自己去江边担水.三十年代的江水质好,清澈甘甜,不是有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嘛.四川几大名酒,如五粮液,郎酒,剑南春等,都濒临江或支流,好山好水出好酒.后来污染厉害,有发展成第二个黄河的趋势了.
见刘老头有点奇怪自己,周家欣放下大茶碗,不好意思喝了.下了弯曲的路两旁簇满高低竹木吊角楼的十八梯,就是位于守备街的万佳货行的仓库.刘汉跟看库的说了几句,就领周家欣进了库房.库房里的光线有点发暗,乍从外边亮光光的地方进来,周家欣的眼睛适应了一会儿.
这是数间挨在一起的平顶木房,按轻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漫长的五年 最新章节第三章 奇货就要定出奇价,网址:http://www.77gp.net/152/152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