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章 忽悠走了十一个少林和尚(2/5)

作品:《最漫长的五年

山丘陵地区比修一座中型水库可是容易多了,对于数千佃农们来说,挖个土坑还不简单。水泥是用来敷衬面防渗水的,否则水漏光了等于挖个空荡荡(川渝方言空洞的意思)。这近十万的储水基本上能够满足一季的大收的农业用水量,如果遇到天帮忙,小收亦无问题。

水源呢?那更简单。河南地处中原,但是冬季天气寒冷,多有雪,嵩山地区半山丘陵冬天更是大雪封山。今年就不用说了,嵩山地区很多地方雪都积起了多深,修好水窖,把雪铲进去到时一化,不就是水吗?

第二,注重作物的品种选育。选择一些抗旱的麦种,由寺内统一配发给佃农们,改变以往那种品种繁杂,锣齐鼓不齐的状况。避免有的一亩能产四、五百斤,有的一亩只产二、三百斤的高低起伏。良种到时周大少给寺内送来,由少林寺出面强行推广使用,不采用寺内配发的种子就威胁一下佃农们取消佃田。这个就要批评周大少的教条主义思想了,现在嵩山地区的人们已经顾不得饿死爹和娘,不吃种子粮的千年古训了,你给啥子他们就种啥子,还强行推广使用个屁啊!

第三,农俗上说,要想庄稼得好,地肥苗壮肥料保。所以要非常注意田地的墒情。氮磷钾配方肥要跟上,哦,对不起,当然现在这个短期内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多施灰肥、农家肥来保墒养肥……

这一通说,直到深更半夜。半吊子农业专家周大少说得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主要是又饿又累。其间只喝了几碗清米汤)。他把想到的后世一些系统配套科的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先进知识,给听得半懂不懂,稀里哗啦的人们是倾泻而下。旁边负责记录的小沙弥,换了五、六个人,才终于把这洋洋洒洒近十万字的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宝典记录完。少林寺如获至宝,奉为天书奇谭,后来编撰成为一本书,名字很好听,《赛江南》。

熬到半夜的周大少超负荷运作小身板,终于眼前一黑,口吐鲜血(嗓子说破了)晕倒在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抗旱保丰收的战斗第一线。

“团,团吔!你啷个起了嘛?”勤务兵万朵花抱着周大少就开始哭,他以为团为了救这嵩山地区的人们不惜自己的小命泄露了老天爷的绝世机密,不幸英勇“牺牲”了。

大家伙泪眼婆娑涌上来,焦急地看少林寺和尚救治周大少。一个人如果能把自我放得很小,把大家的事放得很大,那就算是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能使人从内心深处生出爱戴的人,因为他忘记了自己。禅经说:人无欲则刚,其大爱无疆。周大少一门心思就想着嵩山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漫长的五年 最新章节95章 忽悠走了十一个少林和尚,网址:http://www.77gp.net/152/1528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