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南洋的形势(2/6)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但是,突然冒出来了大量的华人援军。

而且他们放弃了海边的区域,英国人的舰队有不能登岸。

至此,布兰德尔只能够将这件事情进行上报。

为了不引来殖民地华人的一致反抗。

布兰德尔也不能将事情做的太过分,他只能采取一些不是那么激烈的手段来管理殖民地的华人。

现在布兰德尔已经加强了对新加坡城的华人的监控。

严禁他们拥有武器。但是他不能禁止这些华人活动。

这些新加坡的华人大都在其他的地方有种植园。

在那些偏远的地方,英国人就管不到了。

新加坡这里只是他们设置的商铺而已。

各个家族保留自己产业,也只是为了贸易的方便而已。

根据布兰德尔暗中调查,很多的华人家族已经将自己主宅搬离了新加坡。

因为在马来群岛以及东印度群岛上的华人已经建立了很多的小国家。

这些小国家得到了复兴军的保护与支持。

还有很多人虽然只是建立了种植园。

但是他们依托种植园形成的城市已经俨然如同城邦一般。

很多这样的华人城邦联合起来,不断地侵夺土人的土地。

通过战争来压缩土人的生存空间。

布兰德尔不明白,为什么原本一团散沙的华人突然间就变得团结了。

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

原本复兴军没有城立之前,这些华人与内地的贸易受到了清庭和洋人的双重排挤。

所以他们只能够依附于这些殖民者。

通过为这些殖民者服务,做一些殖民者不愿意做的产业来获取收益。

可以说,那时候的他们是依附于殖民者的。

但是复兴军成立之后,董书恒为了拉拢这些南洋的华人,给他们开通了贸易绿色通道。

当时淮海军建立的海门港就是主要为这些南洋华人服务的。

通过与复兴军以及洋人之间三角贸易。

这些南洋华人的收入激增。

他们从淮海军那里得到紧俏的商品,专卖给洋人。

同时,他们也给当时的淮海军运来了急需的粮食、矿产等战略物资。

为复兴军早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董书恒在早期发展的时候,最缺的就是粮食。

那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清朝做盐商 最新章节第四九一章 南洋的形势,网址:http://www.77gp.net/162/16212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