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乡勇(1/2)

作品:《一统天下从投降开始

商央也跟着笑了起来。

“孟子,你是觉得我没读过书么?”

“谁不知道‘五十步笑百步’,是你孟子的经典语录啊。”

孟可眼神微动,道:“那丞相所,先打齐国、还是先打鲁国,不也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吗?”

商央突然一愣。

他记得,孟子所的五十步笑百步,是指战场上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但是孟可如今突然改成这么类比,让商央有点猝不及防。

先打齐国,还是先打鲁国,就跟五十步和一百步一样,没有区别?

商央的表情顿时精彩起来。

是啊,不管是齐国、还是鲁国,迟早都在王上的布局之下。

那先打哪个国家,还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寥寥数语,解我心中之困啊。”商央抚须大笑。“但是不知孟子,怎么会来帮我们分析战局?”

“我记得,你可是最主张仁政的,这般大肆侵略,不像是你孟子能出来的话吧。”

孟可哈哈一笑。

“所谓仁政,也得居高位者有一颗宽仁之心啊!”

“如今齐王贪婪,为了打仗对底层反复收税,弄得民间困苦;而鲁国公又势利,凡事儿必须得利而校”

“若是主政如他们者,你相信会有仁政吗?”

孟可侃侃而谈。

“而海君与他们都完全不同。海君宽以待人,解救奴隶如百里西者,布施奖励如肃民城者,都是一代仁君的风范。”

“所以,我鼓励你们打下来齐国和鲁国,为的就是能够帮助更多的底层人民!”

“而海国肃民城和齐国贤州城交界处,洪征村的归附,就是最好的例证!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治国的大道理啊。”

商央听得连连点头。

“我如今倒是真的明白,王上轻徭薄赋的深意了。只要我们能通过一系列政策,给底层百姓以实惠,将来人心归附,海国自然人口越来越多,贤才也就辈出了。”

“但是轻徭薄赋有深意,那禁止分户令,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商央陷入了沉思。

王上,如果分户令推行,必然就会血脉关系稀薄,亲人就不亲了。

可是,这亲情,于国家大计,又有什么直接的作用呢?

正在这时,突然门口走廊处,传进来重重的走路声。

只见领路的人步快跑,低着头,一语不发。姜申在后面迈大步跟着,模样中似乎很是有所不满。

“这位是孟子,这位是海国大将军姜申。”商央抢在前面,给两人互报了身份。

姜申和孟可行了一礼,但看起来仍然气呼呼的,“啪”一下,就坐在凳子上。

“怎么了,大将军你又在生什么气?”商央有些奇怪。

平时也没见姜申发这么大火过啊。

这是遇到啥不顺心的事儿了么?

“别了,都是新招来的兵蛋子,没事儿净给我添麻烦。”姜申很是恼火。

自从汪过把招兵的任务交给他,要求全部按普通军队进行扩编后,姜申马不停蹄,迅速行动起来,首先就是在康城招了兵。

商央问道:“这次,是从康城那边招的兵吗,怎么了,不服管教?”

姜申口打嗨声,连连叹气。“倒也不是不服管教,主要是私底下械斗成风,一旦上面没人看着,三言两语就打起来了。”

“之前在平城招兵,也没闹起来事儿,怎么到了康城,就直接打起来了?”商央有些疑惑,“康城令劳不兴,不是王上微服私访时亲封的吗,难道也治理不好城市?”

姜申连连摆手:“算了,这也不是康城令的问题。”

“主要是王上微服私访时,除了任命劳不兴为县令,还启用了类似于苏家这样的氏族。所以康城那边的氏族都亢奋起来了。”

“本来康城就是氏族兴盛的地方,有了苏家一带头,家家都踊跃了起来。这不,听要招兵,全都嗷一嗓子就冲上来了。”

“本来我还挺高兴,氏族带头,那可是好事儿啊!结果招进来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私底下打架。”

到这儿,姜申又是露出钦佩之色。

“还是王上招百善军的时候眼光毒辣。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虽然基础差零,但是特别好带。”

“亏我之前还以为,招来这帮氏族子弟,他们不愿意卖力打仗呢!”

“结果可倒好,本来氏族之间就有矛盾,不是你打过我爹,就是我骂过你爷。他们借着机会拿到了精良的装备,那打起架来,战斗力是真的高,使了劲儿的往死里整啊!”

商央一边听着姜申的吐槽,一边暗自思考。

等到那句“战斗力真的高”出来,商央突然眼神一亮,大喊一声:“我懂了!”

姜申一愣:“你又懂了?”

商央:……

总感觉这句话满满的嘲讽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统天下从投降开始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八章 乡勇,网址:http://www.77gp.net/162/16237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