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土地改革(1/2)
作品:《官道亨通》在高东升主持下,王家村的土地改革热热闹闹的开展开来,全村土地丈量核实后,按全村人口平均分地。大喇叭里进行公示,征求全村社员的意见,做到绝对公平。并且,高东升还提了个新建议,大队保留部分机动地,村里谁家生了孩子,随时可以分到地,如果把地都分了,随时增加的人口就不能及时分到地,这是不公平的。如果每增加一口人,就把所有的地打乱了重分,那也是不现实的。只有留出部分机动地,平时可以承包给社员种,一年一包,所的承包费可以作为村委的日常开支和五保户、困难户的救济。
高东升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王明德和程乐龙,争取了两人的支持,对社员中有不同意的,亲自去做工作,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孩子还小的人家心里有些想法,觉得吃亏。但是,经不住高东升的三寸不烂之舌,勉强也同意了。
全村社员同意,高东升还有顾虑。因为,他打听了邻近的村,没有一个村私留机动地的。而且,文件里根本没有机动地这个说法,贸然实施,可能会犯错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得争取上面的意见。
于是,他亲自去找张书记和贾区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两人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不敢答复他,说要汇报上去,让他回去等通知,通知没有下发前,必须按原文件执行,否则,会犯错误的。高东升听了他们的话,心里捻了把冷汗,幸亏自己多个心眼,贸然实施,就算是正确的,也可能受到处理,弄不好刚当了几天的官就不保,那真就后悔莫及,得不偿失了。
张书记让他写个报告。他答应着,哪里会写呀,就去找二柱子帮忙。二柱子是高中生,高考恢复后,接连参加了两年高考没有考上,就死心了,回到了村里务农。他对高东升还是有意见的。本来他看上了春兰,春兰也很中意他,尽管他知道瞎眼婆子已经把他许配给了高东升,但是春兰一直就没有同意过,因此两人私定了终身。谁知,东升出了这么个损招硬生生的把两人分开了,抢走了自己的爱人,当然对他恨之入骨,几次找他的茬,想报复他。可是,任凭怎羞辱他,人家就是不接招,反而弄得自己很没脸。
前些日子,上面教育部门下来招民办教师,他很想去。但是,高东升当了王家村的家,他觉得没有希望了。那时候,村里不同意,就是上面再愿意要你也不行。况且,村里还有几个初中生也都想这事儿,有一家还特别跟高东升好,就是在县社当主任的叔叔再有能力也白搭,村里一句话不放人,不盖章,啥也办不成,爹娘还想去找呢,他拦着没让,找也没用,不去找那个没脸。
谁知,晚上,人家到东升亲自找到家了,还把大队的介绍信都给开好了。当时感动的他爹娘差点给人家跪下。爹娘没跪下,他却跪下了,开玩笑的一个劲儿说折杀了、折杀了。自己呢,更是羞愧,那样的侮辱人家,人家不计较。真是自己心胸狭窄了,白喝了十多年的墨水。再说那事,首先是对不起人家,虽说人人有追求自由恋爱的权利。因此,他一下子对东升另眼想看了。还是人家大度,不计前嫌。
现在,自己出去了,当上了镇中的民办教师,彻底扔掉了锄钩子,吃上了皇粮,而且已经和城里的一名正式教师在谈恋爱……
二柱子见他来,很是热情,端水让座的,都不知怎么招待好。高东升把自己的意思口述了一遍,让他形成文字写出来。他不敢马虎,句句斟酌,修改了三遍才完成。
第二天,高东升起了个大早,就把报告交上去了。
报告没批下来之前,在他的主持下,地都分到户了,因为这个工作必须尽快完成,这是政治任务。思前想后,他还是留出了一百二十亩好地没有分。他的想法是,万一报告批不下来,过了年,再分给全村的社员,就算是每家分块菜园子种菜,自己吃,吃不了的可以赶集卖,反正市场都开放了,买菜的钱平时补贴家用,也算是搞个副业吧。
王明德和程乐龙也都同意,他们不得不佩服他工作上真有一套,是把手,也就很放心的把村里的工作交给他去办。
文件规定,属于集体的农具和牲畜可以暂时保留,集体使用。
高东升说:“牲畜可以保留,因为一家一户还买不起牲口。这农具就都分了吧,都各自种地了,到时候谁也先争着用,那还不光制造矛盾,反正买农具也花不了多少钱,都买的起,全分了,没有的可以买。”
高东升的意见,社员们都很同意。一夜之间,集体所有的东西都分了,除了牲口还是集体的,其它的一点不剩。
,改革的春风终于刮起来了,人们的劳动热情空前提高,孩子老人都参加进去,平时村里的病秧子也像一下子都好了,起早贪黑的在地里忙活。还是自己种地好,村里的社员们都这么说,个个喜气洋洋,眉开眼笑,地里的庄稼好像被人们的劳动激情所感染,长势特别好。
报告最终石沉大海,没有了消息。于是,每家又都分到了一块大小不一的菜地,种啥的都有,反正是自由了,愿意种啥就种啥,谁也管不着,谁也不再管。天成了自由的天,地成了自由的地,空气成了自由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道亨通 最新章节第九章土地改革,网址:http://www.77gp.net/162/162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