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风掣龙旗展(7)(1/2)

作品:《捍帝

顺着贾诩的思路梳理一番,张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随即他对贾诩吩咐道:“既然这样,文和,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办得妥妥当当,切不可露出破绽,以免别人以为我张济有谋逆之心。”

贾诩欣然领命,“主公放心,在下定不负所托。”

实际上贾诩此刻心里非常感激刘协,因为这件事刘协大可不必惊动张济,直接派人暗中接触贾诩,命他暗中散播谣言,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是刘协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找张济出面散播谣言。

尽管最后还是落到了贾诩身上,仍旧由他来办理,但是这样一转手,性质就变了。

如果贾诩私下替刘协散播谣言,一旦被张济查出来,那贾诩的处境就有些不妙了,轻则失去张济的信任,重则反目成仇,张济很可能杀掉他。

然而刘协直接把事情交给张济,随后张济再交给贾诩,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用不着遮遮掩掩的做事,贾诩指定能把事情办得圆满圆融,而且没有丝毫顾虑。

刘协这样做,等于保护了贾诩。

像刘协这样凡事都替下属考虑,时刻惦记着下属的安全,贾诩又怎能不感激呢?

就在贾诩暗自走神的时候,张济对张绣说道:“如今陛下命人送来三千匹战马,我军就可以重建骑兵了,绣儿,以后你就是这支骑兵的主将,挑选士兵和骑兵训练都由你全权负责,切莫让我失望啊。”

张绣闻言大喜,“叔父放心,不出三个月,绣儿就给叔父带出一支精锐骑兵!”

张济颔首道:“嗯,你去吧,记着组建骑兵的事情要抓紧,还有,筵席上少喝点,别再喝醉了。”

“侄儿告退。”张绣躬身施礼,既而转身出了后堂,脚步轻快地离去。

张绣走后,张济的表情陡然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紧锁一筹莫展。

贾诩不禁问道:“主公何故如此啊?不知在下能否为主公排忧解难?”

“确有一件难事,要与文和商议……”

张济的声音很低,惟有他身旁的贾诩能听见,旁人根本无从得知。

之后两人在后堂窃窃低语了很久。

商量出结果后,贾诩稽首告辞,出了府门,贾诩神情振奋地感叹道:“陛下赐予的三千匹战马,真是物超所值啊,竟能驱使张氏叔侄二人为之奔命!”

…………

黄河渡口,距离刘协大营七里处。

黄河南岸上游,一夜之间出现了一座营寨,辕门城楼上猎猎激荡的旌旗赫然是李傕和郭汜的将旗。

李郭二人率领西凉军赶到了黄河渡口!

并且,他们选择的扎营地点与刘协的渡口大营在同一条直线上,两座营寨相距三千五百米,真正是近在咫尺。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李郭大营坐西朝东,辕门对着刘协大营的西边围墙,而刘协大营坐北朝南,西北侧翼处在西凉军的兵锋之下。

更重要的是,刘协刚刚搭建完成的渡河浮桥就在大营西北角上,凌晨五更开始大范围渡河,碰巧与李傕郭汜大军下寨扎营的时间相吻合。

渡口大营西北角,汉军临时搭建了三幢箭塔。

刘协站在箭塔上扶着护栏,眺望上游山丘上的西凉军营寨,依稀看见那里的辕门城楼上也有一群人看着自己,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李傕和郭汜以及其帐下将领。

“陛下,可惜了!昨夜我们应该趁着西凉军立足未稳之际领兵前去劫营,不管能否劫营成功,哪怕是虚张声势吓唬一下,最起码能打乱西凉军的阵脚,让他们无法下寨扎营!”

看着西面的西凉军大营,董承扼腕叹息道,脸上显露出忿忿不平的表情。

刘协笑着摇了摇头,“你以为李傕和郭汜下令扎营的时候没有派兵提防我们偷袭劫营吗?

哨骑探报,李傕和郭汜其实昨晚亥时三刻就率军赶到了渡口,一个时辰后他们才开始扎营,而且搭建营寨的只有一半兵马,剩下的兵马早已严阵以待,就等着我们出营偷袭,正好给我们来个迎头痛击呢。”

董承听后神情一怔,与身旁的王越面面相觑。

没错,此刻刘协身边只有董承和王越两位将领跟随左右,其他几名将领已经两天没有露面了,就连虎贲宿卫的统领史阿也随之消失无踪。

与此同时,营中的兵马也急剧锐减。

就在曹阳大军赶到大营的当天晚上,犒军晚宴结束后两万多汉军就锐减了一半兵马,除刘协以外,没有人知道这些兵马此时身在何处。

刘协麾下亲信将领都不在身边,致使刘协想找个能和自己探讨军务的将领都找不到。

至于董承和王越二人,在刘协看来他们属于行动派,善于执行命令,却不擅长军事谋划,军事素质有所欠缺,不具备战略眼光。

就像现在,他们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缺乏敏锐观察力和战略眼光的缺陷。

风雪天的早晨格外寒冷,西凉军营寨正在埋锅造饭,炊烟袅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捍帝 最新章节第九十七章 风掣龙旗展(7),网址:http://www.77gp.net/167/1677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