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大手笔的意图(求订阅)(1/6)
作品:《导演巨星》就在刚刚过去的06年,香港电影创造了电影产量和数量八十年来的历史最低值,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耻辱性的记录,要知道在十年前的1997年,当时的电影年产量可是有186部,接着在1998年骤然降到85部,1999年再次反弹到169年,随后便是一路走下坡,终于在去年降到了51部,连十年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再说票房,即使不计较票价上涨和物价上涨的因素,1982年香港本土电影的票房就达到了4亿港币,而去年这一数字却只是堪堪达到3亿而已。而根据票房统计,去年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的前十位,分别是(4935万)、(3582万)、(3482万)、(3061)、(2559万)、(2071万)、(1552万)。
这其中票房冠军和是合拍片,另七部全是好莱坞电影,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香港已经完全成为好莱坞大片的天下,这和国内年度票房前三甲全是内地电影形成了截然的反差。香港本土的电影几乎已经完全缺失了本土市场。最高的票房只是1489万而已。至于最终夺得1841万票房的一样,都是12月21日才在香港上映的,双双没能挤进票房榜前10。
如此情形。如何不让香港导演们深感落寞,尤其是昔日的内地电影在他们眼中完全不值一提,也就只有张艺某、陈恺歌、冯晓刚勉强算得上对手,可如今迅速蹿升的林雨泉已然在影响力方面凌驾所有香港导演之上了,哪怕是在香港,他已经连续两年位列票房冠军,把所有港片踩在脚下。这在此前是从未有过的情形。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香港导演不愿意来参加国内电影协会组织的导演聚会。
一众台湾导演的心情又不一样。因为从未在票房上辉煌过,故而台湾的导演更多是觉得感概和无奈,在台湾,拍艺术电影的导演占据了主流。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商业电影方面真正叫得出名字的导演仅有朱延平一人而已,而艺术性电影的娱乐性本来就差,自然不卖座,不卖座当然不会有多少投资人投资,最终使得偌大的台湾年电影产量不到20部,而票房的占有率更是只有百分之一点多,连2%都不到,可谓凄惨到极致。
可悲的是,时至今日。台湾的文艺导演们依然瞧不起内地,固步自封的坚持自己的电影创作风格,来参加表彰大会的台湾导演几乎都是拍商业电影的。所以人数自然寥寥无几。
在三地导演各自不同的情绪中,何平的语气骤然不变:“但值得注意的是,324部影片其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导演巨星 最新章节第两百六十三章 大手笔的意图(求订阅),网址:http://www.77gp.net/2/227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