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科技部(1/2)

作品:《扬帆大明

“谢皇上赏识,我一定竭尽全力为我大明服务,为皇上效劳泡!书”朱显波交代了子们,又不忘找徐光启,朝廷诸多小事他基本交给了李明德,只有救灾是自己亲自抓,国防事务交给了李承宗,为了是尽快推行政

“记住,要不拘一格,只要有才能,哪怕不认识字也没关系,就像朕找你一样你给朕在各省各府找出几十上百个来,不怕人多,朕一律按朝廷命官付俸禄对了,书籍不够可以来找朕,随便那本,你用得着就拿去”

“微臣明白”

“还记得朕在九江跟说的那些话吗,我大明的希望在海上,你的任务很艰巨啊,武器,舰船都要抓起来,当然第一步是发展农业科技”

“皇上的教导,微臣永世难忘”徐光启确实忘不了,那个忘年交是那样的神奇,天地理,时事政治

“农业科技方面的事情可以发动群众参与,毕竟实验是需要田地做基础的,而武器方面的研究必须找一些信得过的人,研发进度对内对外都要保密我们现在落后了,要出其不意才能制胜,等将来遥遥领先了再逐步放开不迟如果有困难找王拓帮忙”

就这样秀才徐光启,成了工部准侍郎,许多大臣议论纷纷,这徐光启不知道是皇上什么人,也有听说是皇上做信王逃难时认识的反正徐光启现在是皇上的红人了朱显波也不去管那些谣言,只要有利于徐光启的都可以

朱显波的想法却不是这些重用亲信啊之类,他想成立六部之外的一部,科技部啊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尤其是农耕技术,如果能大量提高亩产,那该能多养多少兵啊,还有武器制造技术,弓弩,火炮等,这时候小日本都用上洋枪了,我们大明的人士还将手枪当暗器

再说就四把暗器能顶什么用啊,盘踞台湾的荷兰人不就是靠着自己有火枪吗,nnd,我大明一定要做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然后才是军事强国朱显波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尤其是军事落后当然要发展强大的军事,必须有稳定的农业和强大的经济做基础,因此科技领先刻不容缓

很快徐光启京城的府中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技术带头人,有木匠,铁匠,陶瓷匠,有种植专家,也有水利专家等等徐光启按朱显波我的意见将他们分成两拨,一波搞农技,一波搞工具武器等

十万两银子盖起了两个大堂,或者说实验室,反正,徐光启也挺能折腾,按照朱显波的吩咐,尽快铺开摊子,然后面对全国招生每个堂几个进士负责收集那些带头人的先进经验加以记录修订后印刷出书然后拿这些书进行广泛的培训

一时间,京城有如建立了一所大规模的高等技校,有经验得化,有化的经验,很是热闹,朱显波很是开心搞科研嘛,人才储备很重要

条件终于成熟了,找来李明德,黄鸣和工部尚书沈万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三位为皇上真知远见所折服但是对于徐光启的秀才身份耿耿入怀,无奈皇上心意已决成立科技部,尚书一名,侍郎两名,今后与工部并列,工部负责项目工程预算计划等科技部专门负责先进技术的实验实施和修订每省州府衙门也设立专门专员,等人员到位就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指导当地工农业生产等

很快徐光启的潜能发挥了出来,当然,朱显波和张蕾他们几个的电脑也功不可没要不怎么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群女人在支持呢,套在他朱显波身上太贴切了张蕾她们每天查资料,然后写出提纲来交给朱显波他复习下再去徐光启的课堂讲课,有时候直接把一些详细的内容抄给徐光启然后再让徐光启等人传授给工匠、技师们

一时间,变化最快的就是冶炼技术,现代技术在明朝,当然给力,好的钢材陆续出炉,用在刀剑上,铠甲上,效果十分明显而随着各省科技专员的到位,老百姓对朝廷的支持度也逐渐上升,老百姓就是那么朴实,一般来讲都是信任政府的,何况是免费的技术指导呢

在朱显波的计划里,先优先农业发展,整修水里,让老百姓吃饱饭,不跟着起义军走,他才有心思带领大明朝着强大的路上安心的前进有时候甚至想让张蕾、周涛等人出面帮助徐光启,但碍大明的规矩,加上自己也需要这几个女人帮助,只好作罢

建贞元年九月,科技部在朱显波的强推之下正式成立,徐光启任尚书,侍郎空缺朱显波的意思是让徐光启从技校里招人,这科技研究本来就是很专业的,匆忙拉个书生当副手不合适这样也能吸引很多人才投靠徐光启

朱显波现在十八,只要不贪恋女色,正常情况下活过五十六十已应该没问题,那么能取得多大的政绩,徐光启的科技部可就肩负着火车头的使命现在这个火车头终于造出来了,慢慢的再增加发动机功率朱显波终于开始心里踏实点了,自从穿越到明朝以来,除了几个美女让他开心外,其他的事情真是一团糟,成立科技部也算件大事,还是件正面的

当然光把希望放在徐光启一个人身上还是不行,崇祯不是也有徐光启吗,虽然自己比崇祯有先见之明,但要想挽回颓势,必须尽快化解国内矛盾,将民众的怒火导向国外才行,他这个皇上也才有空间施展才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扬帆大明 最新章节第58章 科技部,网址:http://www.77gp.net/217/2175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