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西南天竺之旅(1/2)
作品:《大乘天》玄奘在驮那羯磔迦国遇到大众部的苏部底和苏利耶两位法师,于是他们结伴同行,向西行一千多里,到珠利耶国。在途中,玄奘虚心向他们请教《根本阿毗达磨》等论,与此同时,也向两位小乘法师传授大乘佛学。
当他们来到珠利耶国城西不远处的一座旧寺院时,苏部底法师对玄奘讲了一个发生在这座寺院的故事:
当年提婆菩萨听说这座寺院有一个嗢呾罗阿罗汉证得六神通,具八解脱。于是远寻来,观其风范,当晚投宿在罗汉的住处。罗汉已达知足少欲的境界,室内就只有一席床。提婆来到后只好拾聚落叶为席,在罗汉旁边坐下。罗汉入定至半夜方才出定,提婆就向他请教疑难问题,罗汉从容地一一解释。当提婆问到第七条问题时,罗汉也不能作答,于是偷偷运用神通,往睹史多天请问慈氏菩萨。慈氏菩萨详细为他解释后,对他说:“这个提婆菩萨,已历旷劫修行,是贤劫千佛中的其中一尊啊。他的境界不是你所能探究的,你应该对他礼敬才是啊。”罗汉于弹指间已回复本座,对提婆说了慈氏菩萨所说的妙义剖析。提婆听后说:“这是慈氏菩萨圣智的解释啊,又怎会是仁者所能详尽解究呢。”罗汉说:“是的,这的确是慈氏菩萨所说。”于是让座给提婆菩萨,对菩萨礼谢,深加敬叹。
玄奘和两位法师从珠利耶国,向南穿越森林,行一千五百多里,到达罗毗荼国(今塞勒姆东南一带)的都城建志补罗。
建志城是大乘瑜伽行派论师护法菩萨的出生地。
护法菩萨是达罗毗荼国大臣的长子,年幼时已胸怀雅量,有志于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十六岁弱冠之年,国王便将公主许配给他。婚礼之夕,护法忧心惨凄,对着佛像殷勤祈请。他的至诚感动了神明,一尊金刚神背负他腾空而起,飞遁至数百里外的伽蓝佛堂中。寺中的僧人怀疑他是盗贼而盘问他,护法告诉他们实情,并请求剃度出家。僧众都大感惊异,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国王知道后也对他生起敬慕之心。
出家后,护法精勤修炼,成为陈那菩萨的心传弟子。他成名很早,曾任那烂陀寺的住持,二十九岁即隐于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闭关修炼,三十二岁圆寂于大菩提寺。护法菩萨对唯识学理,阐发精详,宣说唯识的“真有俗空”,认为蕴处界的一切法皆是有,以此立场来释唯识三十颂;并在即身证果的义理上,提出无上菩提可以不待多时,少用功力即可成就的见解。著有《大乘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成唯识论》等。
在建成志城南行三千多里,就是印度的最南端,秣罗矩咤国。
秣罗矩咤国的南面海滨,有一座秣刺耶山。山上崇崖峻岭,布满洞谷深涧。山有白檀香树、栴檀你婆树等,是著名的蛇心旃檀、诃利旃檀和名贵香料龙脑香的产地。在秣刺耶山东面临海处的一座九峰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第一系舟圣地——南海普陀洛迦山。在普陀洛迦山东北的海滨城市,就是通往师子国(斯里兰卡)的港口所在地,也是佛法南传的通道,当年法显三藏就是从那里航海去师子国,再从师子国泛海回国的。
玄奘正想从建志城到秣罗矩咤国的最南端渡海到师子国巡礼,恰逢师子国内乱,那里的僧人都逃到印度避乱,于是就取消了往师子国的行程。
玄奘和师子国七十多僧人结伴而行,从建志城出发,往西北越过密林,行了二千多里,到了荼建那补罗国。
荼建那补罗国(班迦罗尔一带)是二百亿罗汉成就之圣地。这里最著名的特产就是多罗树。多罗树叶又长又宽,色泽光润,经久不烂,称为“贝叶”。各国都采用它来书写,而最早的佛经就是写在这种叶上,称为“贝叶经”。
玄奘等人从荼建那补罗国向西北行,穿越一片猛兽和群盗出没的大森林,行二千四五百里至摩诃刺侘国。
摩诃刺侘国(马哈拉施拉邦地区),方圆六千多里,王城建立在大河东岸,方圆三十多里,这里土地肥沃,庄稼繁茂盛,气候炎热。这里人的人体形高大威猛,性情傲逸又具有君子之风,他们有恩必报,有怨必复,如果有人受到ling辱,就不惜殉命来报仇,遇到窘急须要帮助的人,一定会全力相助。人们将在复仇时,必先告知对方,然后各被坚甲决斗,临阵作战从来不杀降者,兵将失利也不用刑罚,只是给他们穿上女服以示惩戒,但他们往往因羞愧而自杀。
摩诃刺侘王名补罗稽舍,是个胸怀大略,仁慈广被的明君,深受臣民的爱戴,他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却从不恃军力欺压邻国。相传,摩诃刺侘的勇士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每次出征前都一定豪饮酣醉,他们还训练了一支数百头暴象组成的象军,作战前先将大象灌醉,战时群象冲锋在前,勇士被坚执锐在后,象群狂奔践踏,无坚不摧。
虽然这个国家的军队能独树一帜,但民俗的信仰却和其他国家没有不同,人们乐知好学,邪正兼信,国内有佛教伽蓝一百多所,大小二乘僧徒五千多人。另的天祠数百座,异道教徒甚多。
玄奘等人经过摩诃刺侘国的都城向东行,来到此国的东境(阿科拉)。这里是一片连绵的大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乘天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西南天竺之旅,网址:http://www.77gp.net/233/2331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