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当堂取中(1/3)

作品:《小学教师在大明

却说毛知州拿起这张写满了清峻小楷的卷子,当先破题一句映入眼帘——先贤传圣训,君子继开来。这道四书大题首句端的是气势磅礴,立意深远。

再看向四书小题的首句——虽柔必强,自诚明。

好,首句简明扼要;在向下看去,两篇文章语意条理清晰,辞藻张弛有度,其中观点颇合己意,自己出的这最难一题竟是被张籍做的花团锦簇,这文章义理,精气,神采三脉皆通,不取第一也难,希伊兄真是收了个好弟子。毛知州暗赞一句,也为自己的朋友有徒如此而感到高兴。

读一篇好文如品一杯香茗,舌底回甘,余韵悠远,更何况是连读两篇。毛知州放下张籍的试卷,再拿起一名考生的试卷,只看了两眼便读不下去了,和张籍所作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剩下的十几份考卷,毛知州简单的翻阅了一遍就放置在了一边,而将张籍的试题单独拿了出来,此刻毛知州心下一定,此次府试定是要取中他了,就算是有人报自己徇私也无妨,这两篇文章拿出来就能让小人闭嘴,毛知州心思想定,提起毛笔在程文纸上画了两个圈,至于是否定为案首还要等会儿的堂试上见分晓。

仅凭第一场考试的第一道题就下结论,在科场上是有先例的,还有考官只看破题就取中了考生的记录。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能坐在堂上考试的都是都是各地的前十名,已经是这几千人中的佼佼者,主考官从这五十人的水平就能大概断定今次考生的上限在哪儿了,能在五十名之后取中的是有,但是案首绝对不会在五十名之后出现。

还有就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和重文章的风气,前边的八股文写得好了,后面的自然也不差;前面写的不好,后面的诗词任你是李白再世,杜甫重生也白搭。

这时周学正也来到了公堂前,毛知州招手道:“明德兄,你看看这两篇文章如何。”

周学正刚到,接过试卷一看就认出这是张籍所作,周学正看过之后也未答话,而是又看了一遍其余考试的的卷子,回头笑道:“维国兄好生没道理,先让我看了这等佳文,这剩下的残章败句还如何看的下去!”

这句玩笑话一出,虽然周学正没有明着说张籍的文章好,但是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张籍这边刚刚吃完了午饭,正在收拾食盒,当然不清楚堂上发生的这段小插曲,还不知道自己的卷子已然被毛知州看中。

剩下的一片五经题,张籍照例选的是《春秋》题,这题目出的中规中矩,类似的文章张籍练习过多次,写起来是一点也不费力。这一篇五经题写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学教师在大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六章 当堂取中,网址:https://www.77gp.net/235/23539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