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夫子未言之先(1/3)

作品:《小学教师在大明

方老先生见众人围了过去,拍了拍手招来茶楼伙计,吩咐他们速去置办笔墨纸砚,不一会儿伙计们就搬来两张书案分南北对放,之间相隔约四五步。

老先生出的题目直白明了,就一个圆圈,这破题行文全靠自己发挥了,张籍叶增在题目前也不多待,两人互看一眼就一南一北坐下静思。

这个圆圈的确出自四书,四书中每章题旁都有一个“O”,这是一道巧题,考察的是士子的随机应变、发散思维能力,一般不会上正式的考试。

这既然能出出来题目,就能够写出“破题”来。虽然有难度,但绝对都能“破”。因为任何题目,只要写出文字来,总表现着某种思想或某个概念,不管它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可以理解的或不可以理解的。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只要是概念就可以联系思维,就可展开思维,多角度思维,接下去就能剖析、就能写出破题。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对题目“破”得开破不开、破得好或破得不好,就大有区别了。如果破得独具匠心,就能显现出文章作者的聪明才智。

看到这道题后,张籍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后世杂文中对这一八股轶事的描述,记得这是清朝初年的事情,不知为何今时就有流传,而且还没有人得出最佳答案。

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张籍也没想多久,直接就写出了后世公认的最佳破题之语“夫子未言之先,空空如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在开口说话之前,天地间什么都没有。

在四书中遍布书册的圆圈将不同的言论相隔,既是一句话的尾也是另一句话的首,自然也可以说是在言论之前,这个剖析的思路实在是……

“妙!”一个中年士子率先开口道。

“确实极妙!没想到这圆圈竟然也可以如此理解!”

“这就是代圣人立言吗?吾不如也……”

“这答案真是绝了!我想就是请教于名家大儒,他们也不一定能给出这种破法!圣人立言之前空空如也,难不成这书中的圆圈真的是这个含义?”

此时两人身边都聚拢着不少士子,大多是刚从考场上下来的,皆为腹有诗书之人对这道题各有心中的想法,一人见到张籍的破题句之后恍然大悟一般,对比自己所想张籍写在纸上的这句不知要高妙了多少,顿时有的赞叹不已,有的自愧不如,有的还笃定原书中的圆圈真有其含义……

这句破题将圆圈解释为“空空”,后面跟着的起股束股中有“既言之后,实实而已”之句,文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学教师在大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夫子未言之先,网址:https://www.77gp.net/235/23539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