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院试复试(1/3)

作品:《小学教师在大明

府试两场,今天是第二场,清渊学子们还是早早的起床,收拾考试用具,奔赴东昌考院。

第二场的入场程序,和第一天一样,只不过搜检兵丁么有些懈怠了,因为按照科举重首场的潜规则,今天的考试其实并不重要,中与不中第一场试卷就定出了结果,现在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张籍的考舍和昨天一样,收拾好笔墨纸砚,待试卷发下后,开始了仔细的审题。虽然张籍也知道这科场改卷的潜规则,但是董讲郎曾经和他说过,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科举考试上任何一场都不能有半点马虎,万一遇到个喜欢寻根问底仔细周全的主考官呢,所以张籍心下并无懈怠之意。

今天的试题题量比昨天多了一样,共计四道题,分别是四书八股文一篇,五经八股文一篇,去了五言八韵试帖诗,增加了贴经题和墨义题。

张籍先看的是贴经题和墨义题,因为这个对他而言是最容易的。贴经就相当于后世的填空,墨义相当于后世的解释句子,考察的是士子们的典籍熟练情况。张籍早将四书五经、朱子集注背的滚瓜烂熟,做这种题简直就像是在开卷考试。调好墨汁即刻下笔,不到一炷香时间就写完了。

剩下的两篇八股文,四书题题目是“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语出论语乡党篇,这句后人看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其实他的意思是,“孔子见到一群野鸡后神色动容,野鸡飞翔了一阵后又聚集在了一起。”

当然文章你不能这么写,要从深层次来理解。即为野鸡感觉处境危险,就高高地向上飞起,飞翔了一阵之后全部集中落在树上,破题着眼点在危险,全部,集中这些孔圣人的感悟上。这道题不难,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立论即可。

张籍思考片刻,洋洋洒洒七八百字论述团结的重要性,一会儿就完成了。

还有一道五经题,张籍依然选的是《春秋》,题为“不害嘉谷”,这句话出自庄公七年,原句为“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意思很直白,就是说“秋季,麦子不收,小苗不长,但没有影响黍稷的收成。”和第一道四书题一样,要从其引申义,结合背景来破题。

为什么麦子歉收但影响不大呢,因为君主的调度赈济啊。这就是让士子们写一篇歌功颂德,赞美朝廷的文章,张籍脑海中类似辞藻华丽的范文名篇很多,梳理了下思路,运笔如飞,一篇上佳的应制文半个时辰便已完成。

总的来说这两道题都比较正统,对于经常做八股的考生来说都不算难,到底考的怎么样,就看大家的八股制艺功底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学教师在大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六章 院试复试,网址:https://www.77gp.net/235/23539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