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国子监、陈教习(1/3)

作品:《小学教师在大明

来京城的第二日,张籍前去国子监找陈教习,这是师徒两人在张籍加冠赐字那天约好的。

张籍在后世到过北京城,也去过国子监游玩,不过时隔几百年,前世记下的路线完全不顶用,张籍打听了许久才辗转来到国子监。

洪武皇帝定都南京,永乐皇帝迁都北京,种种原因导致大明朝实行双京制,朝廷机构都有两套班子,这国子监自然也不例外。

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国子监有一整套管理人员,多数还有品级。

说道在此学习的士子,他们又被称为监生,是通过各种渠道升上来的;除了这些大明子民外还有邻邦如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因向往钦慕天朝文教而派来的留学生。

两京国子监规模都极为宏大,此刻的张籍站在国子监门口,刚才他通传过后,已经有人去寻陈教习了。

不多时,陈教习快步而至,他的身边还有两名士子。

“弟子见过先生。”

张籍毕恭毕敬地向陈教习行礼,陈教习点点头,一旁与他一并的两人都是与陈教习的好友,见

了这一幕纷纷笑着道:

“仁肃兄,这就是你那得意弟子么?”

“仁肃你身为解元郎之师,有何感想?”

“好啊,师徒同赴春试,真是一段佳话。”

陈教习给张籍介绍道:“维桢,这几位都是我在国子监游学认识的好友。”

张籍闻言向两人行礼道:“原来是先生的好友,在下张籍见过几位前辈。”

两人见张籍持后辈之礼,都是满意的点点头。

那左边一人想了想忽的出声道:“张籍,莫非就是那一篇为学的作者,还有那治水疏也是你写的吗?”

“几篇拙作,让前辈见笑了。”张籍点头应道。

“我在二叔公的公文中看到过那篇治水疏,朝廷多有赞赏,解元郎果真大才!幸会、幸会!”

“那篇为学也在监中流传,据说天子也看了呐。”

“仁肃兄你可是有了一好弟子啊!”

两人想起了张籍的几篇文章,不由得赞叹起来。

听闻好友的赞叹,陈教习面上也浮现出几分笑意,不过他嘴上却淡淡地道:“维桢还不过是一位十几岁的孩子罢了,你们作前辈莫要夸他,让少年人不知了分寸。”

说话间,几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学教师在大明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八章 国子监、陈教习,网址:https://www.77gp.net/235/23539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