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再遇张百万(1/3)

作品:《小学教师在大明

秋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有凉风徐徐,树叶沙沙,伴随着各处隐隐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书院中学子或一二人,或三五人,坐在石凳上,靠在古树边,寻着僻静的地方趁着这头脑清晰的时光做着早课。

在外院中散落布置的一块太湖石边,此时有一个蓝衫少年双手持书负在身后慢慢踱步,口中诵读声抑扬顿挫,还带着孩童特有的稚嫩。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谓之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听其所读文章断句无误、吐字清晰,停顿得当,颇见功底,全然不似初学者。

这少年正是张籍,寝舍舍友们都习惯早起,本是有些疲累睡意正浓的张籍也被舍友们起床的声音惊醒,看到同窗洗漱的洗漱,读书的读书,仅存的那一丝丝困意随即消失不见,也跟着起来洗漱读书。由此可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可以让人不自觉的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的作用是巨大的。若是在以往的社学这么早的时候学童们应该还在梦乡中,张籍记得自己的发小张义先还因为赖床不起曾被张老太爷揪着耳朵提到社学讲堂读书。

朱熹整理编排的这本《大学》共计十一章,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也就是通常而言的经一传十,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曾子就是曾参,孔子的弟子之一,这经一传十详细些解释,即“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张籍刚刚读的是《大学》第七章是一篇“传”,借助朱子的大学章句和陈教习的心得解读,张籍理解的很快,原文也记得非常牢靠,读过一遍就如同印在脑海中一般。

“张老弟原来你在这儿,害得我一阵好找。”忽然一个身着月白色锦衫的士子循声快步走了过来。读书正在兴头上的张籍被人打断了思路,不由得郁闷的叹了一口气,抬头一看,原来是张百万。

“张兄,这么早寻我何事?”张籍拱了拱手道。

“无事无事,这不我刚听说你到了书院,正想着来看看老弟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对了,一应用具有没有备齐,要不要我差人送过来……”张百万巴拉巴拉就是一大通话,临了还热心的拍了拍胸脯,一副什么事情都包在他身上的土豪做派。

“多谢张兄挂念,离家前一应用品都已备齐了,笔墨用具书院也有提供,不敢再来叨扰张兄。”张籍从刚才的被打断思路的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学教师在大明 最新章节第六十章 再遇张百万,网址:https://www.77gp.net/235/2353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