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郑芝龙(1/2)
作品:《我成了崇祯》轰……>
轰轰轰……>
春节至,百花齐鸣!>
一道道灿烂的烟花升上高空爆发出一朵朵绚烂多彩的花朵。>
烟花起于宋朝,兴于明清时期。>
所以在明朝早已经有了烟花的存在,甚至于明代《宛署杂记》中所记录,在当时包括地老鼠、花筒、三级浪等在内的各式各样的烟花种类,多达一百多种,甚至还有集多种烟花于大成的“烟花架”。>
而当时中国的烟花技术,已经震惊了全世界,这一点在当时许多游历中国的欧洲学者和阿拉伯学者的游记中,均有记载。>
不仅如此,随着烟花规模的不断发展,乾隆时期还专门出台了完整的烟花管理制度——《治浙成规》,用于管理宫廷以及民间燃放烟花爆竹。>
可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文规定,古代中国的烟花发展都是位列世界之巅的。>
只不过可惜的是,国人虽然发展了火药,也再明朝时期出现了火铳和大炮,使得明朝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使用者。>
但却因为后期明朝的故步自封,以及满清的原因,使得本应该领先世界的我们,却被西夷用火药打开了国门,从而有了那一段百年的屈辱历史。>
乾清宫门前,百官落座于两侧,朱由检端坐主位之上。>
在他们的面前是丰盛的糕点和水果,以及一道道菜肴。>
春节是华夏自古相传的节日,在古代分别有清明,重阳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而不同于清明和重阳节,春节更适合君臣同乐!>
又因为一年一度仅此一次的原因,所以除了重八这个工作狂只给百官放一天假以外,剩下的帝王都会祭祀,朝会,赐宴,并组织灯会。>
此时就是祭祀完成,朝会结束后的赐宴了。>
朱由检端坐主位,看着远处的烟花,这让他突然有了一种再度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盛世时的错觉。>
直到百官举杯畅饮,朱由检才在王承恩的提醒下,回过神来,看着天空中的烟花心中若有所思。>
随即又压下心头的事情,与百官畅饮。>
夜半三更,御宴散去后,朱由检也再一众太监的陪同下,来到了信王妃的住住所。>
今夜,他需要在自己的皇后这里入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由检也不由得大手一挥,直接放了百官十五天的假期,也就是直到元宵节过后,才会上第一个早朝。>
对此,百官在相互述说陛下不务正业的同时,也乐的清闲,或是回家探亲,或是接了家人来京。>
而朱由检本以为也可以同样清闲一段时间的他,却不想刚刚大年初三就被王承恩从张嫣的坤宁宫内唤了出来。>
“陛下,刚刚午门来报,说是有人持陛下令牌,请求面圣!”>
“持朕令牌?”朱由检先是微微一愣,但紧接着就是心中一喜,因为他只将令牌送予一人。>
如今既然有人持令牌前来,可见是他到了!>
“你去传旨,让他去乾清宫见朕,朕在那里等他!”沉吟片刻,朱由检决定道!>
“是,陛下!”>
王承恩恭敬应了一声,转身就向午门行去。>
却说此时的午门外,一道身影站在寒风之中,孤零零的身影却显得气宇轩昂!>
此人年约二十多岁,除了皮肤略黑以外,倒也算是一个美男子,尤其是其一双眼睛中,时不时闪过的精光,表示着此人的不简单。>
此人正是从魍港赶来京城的郑芝龙!>
郑芝龙原名郑一官,后改名为郑芝龙,因为事业上的顺风顺水,又因有子郑森,后改名郑成功!>
所以就有了衣锦还乡,并为儿女考虑的想法,准备接受朝廷的诏安。>
郑芝龙想的很明白,虽然当个海盗王看似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实际上终归是无根之萍,没有着落。>
现在朝廷不重视沿海,他还能继续潇洒下去,可若是朝廷重视后,大力发展舰队怎么办?>
他可以打败朝廷一次,十次,可是一百次呢?>
更何况自己打拼这么多年,挣了大笔的钱财的目的是又什么?>
以前无儿无女还不觉得如何,可如今有了孩子,自然也要为孩子着想了。>
若是得了官身,岂不是也能光宗耀祖,大摇大摆的回乡,并为子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出于以上的种种考虑,郑芝龙才会特意赶来京城面圣。>
说不怕是假的,他也不敢断定这个大明的帝王会不会给自己唱一出鸿门宴。>
不过郑芝龙更相信自己的猜测,也认为这个买卖若是成了,将是一个不成正比的收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崇祯 最新章节第四十四章 郑芝龙,网址:http://www.77gp.net/335/3353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