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奉孝讨贼(2/2)
作品:《在希望的汉末》袁术成长的袁隗最是清楚,他的两位侄儿,对皇宫禁中独一无二的御座,心中究竟存着多么强烈的执念。袁隗心知肚明,袁绍、袁术的这份执念,早就已经远远超越所谓的亲情羁绊。
因此,袁隗明白,袁绍与袁术是决计不会因为叔侄的情分而投鼠忌器,以至迟疑徘徊,错失最终登顶的机会。袁隗甚至确信,如果不是袁绍、袁术不愿意背负不孝的骂名,因而必须摆出犹豫和纠结的姿态。只怕就在董卓刚刚威胁的当口,关东联军就会毫不犹豫展开最猛烈的进攻。
“是的,太傅该明白的,太傅的结局,只剩下死而已。”郭嘉平心静气地说着,他的脸上在某刻流露出对眼前老者的怜悯——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太傅能够做出的选择,也只有是早死几日,或者晚死几日罢。太傅能够影响的,也就只有自己的死,究竟会带给汝南袁氏是利,还是弊。”
说话时,郭嘉拿起案上的孟氏《易》,递给尚在犹豫的袁隗,小声地循循善诱地说:“太傅如果选择多在囹圄中多苟活几日,选择死在将来,就会拥有整个汝南袁氏作为陪葬品;反之,太傅如果选择现在死,死在今天,则太傅的侄儿们无论是谁坐拥天下,都不会忘记太傅今日顾全大局的行动。
诚如是,太傅不但能在青史当中,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能获得袁氏后人的四时祭祀,也称得上是生荣死哀。”
“老夫……”颤颤巍巍地从郭嘉的手中接过孟氏《易》,袁隗神色复杂地凝视着这卷代表着汝南袁氏崛起之路的书简。在几度欲语还休之后,他还是闭上眼睛咬咬牙,握拳做出一个袁氏族人,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袁隗的头颅重重点下,仿佛解脱般地说道:“老夫既富且贵,数十载享尽人间的富贵,死又何妨……”
对于生的欲望,任何人都有,袁隗当然也不例外。但多担惊受怕地苟活几日,代价却是整个家族,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全部付诸东流,袁隗没有这么自私。
抉择或许很艰难,但当真的做出时,心中的包袱也随之卸下,袁隗不由是长长舒上一口气。
良久,猛然想到什么的他,带着浓浓的悔意,既像是对郭嘉说,也像是对自己说:“是老夫当日无穷无尽的妥协,以及退让,终于将董卓喂养成一头无与伦比的野兽。老夫愿意用自己的死,去替后辈们开辟通向未来的道路……”
“只是…只是宅中上下这五十余口人…”袁隗可以无惧死亡,但要说了无牵挂,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这位老者用近乎哀求的神态,恳切地对郭嘉说道:“他们,都是无辜之人,还请奉孝先生能够设法搭救。”
袁隗话中全然是敬称,言中道尽悲鸣,怎奈何听者却是郭嘉。只见他生出手指停留在苍白的嘴唇前,示意袁隗不必再赘言,进而心平气和回答袁隗说:“既然要奉孝讨贼,若太傅只是自杀,只怕是远远不够。若只杀太傅,亦是有悖常理。其实,事已至此,我想太傅也应该放下幻想了,不是吗?”
只是忘情,终究不等于无情。虽与袁氏无甚瓜葛,但说出这番话的郭嘉,心绪仍旧不免受到干扰。无法再直视老者悲伤面孔的他,低眉整理着衣衫转身信步离开。
走到门前,郭嘉停驻脚步,背对着袁隗的他,徐徐说道:“其实…太傅也不必过于纠结。仍旧是刚刚的那些话语,早死和晚死,以及死带来的价值或者损失。这些,还请太傅好生思量。但留给太傅的时间,已经不多。”
“呵,你说的没错,是我的心里,还存着幻想。”呆坐在原地的袁隗,听完郭嘉的话语,良久讷讷地自言自语说:“现在的年轻人,当真是可怕呀。本初有你在身旁,也不知道究竟是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说罢,袁隗也不管郭嘉是否还在,又是否能看见,挥袖示意他可以离开。
郭嘉离开前的一番话,意思再是明白不过。作为太傅的他,如果当真自杀,剩下的人质是绝对不可能牵绊袁绍的脚步。因而,袁绍会在得到他死讯之时,立刻对董卓发起进攻。
一旦董卓兵败,逃回洛阳。他势必会因自己的自杀,导致袁绍的进兵,迁怒在已经失去价值的袁氏宗族上,进而将满腔的愤怒,倾泻在他们的身上。或许,等到那时候,轻易地死去,都将成为一种奢望。
“好一个郭奉孝。”孤零零坐在书房当中,袁隗凝眸昏黄的灯火,漠然自语道:“奉孝…讨贼。奉孝讨贼…老夫,没有选择余地…”
本章已完成! 在希望的汉末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五章 奉孝讨贼,网址:http://www.77gp.net/390/39044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