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学的选择与贷款了(1/2)
作品:《草根首富》余亚强的村子中有个董钢军,曾经是这个平城建专毕业的,余福学得到了消息。这天下午,余福学,李爱香,余亚强一起去董刚军家问情况。董钢军不在家,董刚军的父亲董成立热情接待了他们。
余福学问,“我家孩子考上了平城建专,听说你家钢军已经从平城建专毕业了,平城建专怎么样?比洛阳电大好吗?”
董成立说,“我家钢军就是平城建专毕业的,洛阳电大应该没有平城建专好吧!”
李爱香问,“你家钢军被安排工作了吗?”
董成立说,“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安排啊!我家刚军也都是自己找的工作。”
余福学和李爱香的脸色都不好了。余亚强问,“钢军找的啥工作?”
董成立说,“哎呀!钢军毕业后,去广东打了两年工,回来之后,考上了公务员,目前在城郊乡的乡政府上班。”
余福学说,“啊!在城郊乡的乡政府上班,那不错啊!”
董成立叹道,“也就一般吧!这年代,大学生们也全都得靠他们自己了。”
去年,是余亚强面临着学校选择。今年,余亚强的小妹余淑芳面临着上学选择了。
这天上午,永宁第六高中发来了余淑芳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以余淑芳的中考成绩,上洛阳市第三师范学校也是没有问题的。
晚上饭后,一家人讨论余淑芳去哪个学校的问题。去永宁六高的话,比较划算些,因为永宁六高学费远远低于洛阳三师,而且永宁六高免除一半学杂费。但是,受到洛阳三师招生老师的引荐,余福学已经为余淑芳去洛阳三师预交了1500元学费。当时说的是,假如余淑芳上洛阳三师,1500元预交学费算是总学费中的一部分,如果不上洛阳三师,1500元预交学费也可以退回的。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余亚强去年也是这样类似的情况,当时他引着洛阳电大的招生老师到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是2500元的总学费,预交1500元就可以去的,但是因为平城建专发来了录取通知书,最终余亚强没有去成洛阳电大。
第二天下午,余亚强正在睡午觉,被说话声吵醒了。原来教余淑芳的李国明老师骑车来了,询问余福学,余淑芳最终上哪所学校。余福学给李国明看了余淑芳的永宁六高录取通知书,表示很可能上这所学校。向李国明打听永宁六高中的情况,李国明说,永宁六高也不错,和洛阳三师毕业出来,也都是同等学历。
结果,余福学要回来了预交的去洛阳三师的学费1500元,余淑芳定向去永宁六高中上学了。
这一天上午,同村的贝贝妈到余亚强家做客,和李爱香闲聊,主要说的是,她家的杨贝贝接到了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杨贝贝嫌学杂费太多,不愿意家里花钱,出去打工去了。余亚强听了,一声叹息。
余亚强上高中时期买了些书,主要有《书剑恩仇录》《活着》及王安忆的《长恨歌》等等。这两天,余淑芳翻出《书剑恩仇录》,一鼓作气看完了。
余福学去街回来,居然花1元钱买了9个西瓜,一家人吃起了西瓜。
这一天上午,余亚强高中同学李栋栋的父母,来余亚强家,找余亚强问大学花费,余亚强诉说了一番,心里多了一次凄凉之感。
晚上,余亚强婶婶雷喜春带着堂妹艺艺来玩了。聊天时,聊到她附近的余鹏鹏是应届生,南京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下了录取通知书,学费都10000多元。余亚强暗自心惊:我觉着我上平城建专的学费,都压力像山一样大了,没想到,还有更猛烈的啊!
这一天,余亚强看印度电影《神厨》,剧中的歌舞挺美,歌词也不错,余亚强记录了下来,没有你的日子生活是什么样,尽管下着雨,我心如火焚,世界成了我的仇敌,谁来分担我的忧愁。
余亚强心想:家境不好,其实我应该努力去赚钱啊,改善家境啊!偏偏永宁县也没啥能兼职的工作单位。我下一年的学费该怎么办啊!上一年的学费中,二姨家资助了1000元,婶婶家资助了500元,大妹余雅芳资助了600元。猛然想到了贷款,眼前一亮。
这一天饭后,余亚强对家人说,“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开学了,要交学费了。不如去贷款吧?毕业后,我工作挣钱去还。”
余福学说,“恐怕贷款不好贷啊?”
余亚强说,“我去银行打探下情况。借钱啊,亲戚家也没啥好脸色,关键是亲戚家都各有各的难处,都不富裕。还是贷款好些。”
李爱香说,“那你骑自行车去银行看看能不能贷款。”
余亚强说,“好的!”
余亚强去中国农业银行永宁支行问了情况。工作人员说,可以贷款的。需要户口本,身份证等,叫你家长来呗。
余亚强说了下情况,余福学抽空到银行问了下。银行工作人员说,贷款还得有个担保人。余福学马上想到了余亚强的表伯张家贤,去张家贤家拜访,诉说了情况。张家贤爽快的答应了,做担保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草根首富 最新章节第18章 上学的选择与贷款了,网址:http://www.77gp.net/397/3979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