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武德八年(1/2)

作品:《创始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武德八年,这一年的秋天显得特别漫长,仿佛在预示着某一时刻的来临。

已是深秋时节,阵阵微风吹过,枯叶随风荡漾地着了地,不一会儿,满地的金黄,煞是好看!

清晨的山谷空气异常清新,但也显得分外冷清,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手拿书卷踱着脚步缓缓地从小茅舍中走了出来!

他身着粗布长袖,略瘦的身材,面色微白,也许是因为天气较冷的缘故,他嘴唇有点发紫,但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却闪闪发光。

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方青河已经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他这次来到山上是为母亲守坟,今天是他母亲逝世五周年的忌日。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方青河偶尔也会练一下武功,虽然所用时间不多,却也将《伏魔灭虎诀》修炼至第二层顶峰的境界,现在的他单手就可以抬起百斤的重量,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孱弱不堪。

“一日之计在于晨啊!”方青河深呼吸了两口气,一股清凉如丝的感觉从他的喉咙流遍全身,颇为舒畅。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方青河边走边读道,开春就要会考了,时间容不得他有半点的松懈。

方青河天资聪慧,在十二岁之时就通过了乡试,博得一个贡生的身份,这次只要会试能过,就可以凭借举人之身去天京城参加三年一度的恩科,考中就是进士。

“一般进士及第朝廷都会加封嫡亲父母,到时候母亲就会有一个名分了,母亲的坟就能迁入方家祖坟,再为母亲建一个灵堂,这样我就可以一直守在母亲身旁了!”方青河眼睛有点发酸,母亲在他九岁那年的一场大瘟疫中逝去了,这是他心中永远的一个痛。

那次瘟疫山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有死人,当时的景象凄惨至极,哀鸿遍野,纵使过去了这么多年那一切还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他总是梦想着再一次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听母亲唱着动听歌曲、说着好笑的故事,甚至就是那么静静地躺着,那也是一种幸福。

方青河对他的父亲所知不多,他只偶然听母亲提过是在一次花会上与父亲相识的,父亲自称柳生,当时父亲深深地被母亲的琴音所吸引,如痴如醉地听着母亲的弹奏: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liao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一曲终了,那个所谓的父亲在手绢上为母亲题词一首: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母亲将这首诗一针一线地绣在了手绢上,这是他们爱的见证。

就这样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生,后来那个柳生因有事需要回天京一趟,让母亲回乡等他,当时母亲已经身怀六甲,他说一定会娶母亲过门,并把手绢留了下来作为信物,但是那个自称柳生的父亲却一直没有出现,而母亲却痴等了十年,盼望着自己情郎的到来。

母亲一直把这个手绢带在身上,片刻都没有离开过,一直到母亲失踪,这个手绢才落在了母亲的床边,方青河把他放在自己的身上,算是对母亲的一种怀念,每当看到这手绢,他都会想到母亲那慈爱的目光。

母亲是青楼出身,在大梁朝青楼女子是要归入最下等的贱籍的,即使死后也不得入宗祠,所以方青河只有通过功名或者军功为母亲洗刷贱籍,不过他只是一个穷弱书生,军功根本都不用想,所以博取功名对他来说唯一可行的途径。

方青河紧握着手绢,在心里再次发誓一定要为母亲正名。

“阿弥陀佛,小僧过来讨口吃的,望施主乞怜!”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传到了方青河的耳朵里。

方青河听到这个声音,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意,这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由于母亲出身贱籍的关系,村子里很少有人愿意与他主动交往,再加上他原本就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所以从小到大他并没有几个朋友。

“你这个臭和尚,又过来蹭吃的!”方青河笑骂道。

“小僧当然臭小和尚,要是香那岂不成了尼姑!方施主,你忍心看着小僧在这风中摇曳吗?还不快请小僧进去,小僧可是饥寒交迫啊!”小和尚双手合着胸前,摆出一副舍身成仁的样子。

小和尚与方青河年龄相若,面色红润,慈眉善目的样子,看上去颇有小高僧的卖相。

小和尚是山上云谷寺的僧人,法号惠净,乃是他的师父智云为他所取的,意为聪慧清净,可是小和尚聪慧是聪慧了,却一点也不清净。

“快进来吧,你也真是的,这么冷的天也不多穿点衣服!”方青河一把将小和尚拉进了茅舍里。

小茅舍是方青河为了给母亲守坟方便亲手所建,虽然破旧,但对抵挡风寒还是有那么一点作用的。

“师父问我想要师娘还是想要衣服,我刚说要衣服,就被师父打了出来,唉,小僧这可怜的身材板啊!”小和尚大大方方地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创始纪 最新章节第八章 武德八年,网址:http://www.77gp.net/406/406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