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淮左名都(5)(1/3)

作品:《大宋权将

第三十九章淮左名都(5)

“王大,他的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啊”张贵满脸黑线,大怒:“老子再三嘱咐,莫要越过胶水,他小子倒好,去山东转了一圈,以为自己多了不起”

“还以为自己多了不起,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老子的脸都他的让他给丢光了”

一旁的吴澄暗中吐了吐舌头,想不到平日一表斯的张贵,暴怒起来竟然如地方痞子,不过听说他就是游侠出身,也就释然

吴澄到了江陵,见过郭守敬,突然转了性子,死缠烂打缠住张贵,说什么要以微薄之才助大人一臂之力,张贵也自然乐得有一个天才参谋在自己身边,虽有浪费人才之嫌,但国家大事毕竟比个人声誉重要

吴澄小心说道:“大几乎以一己之力,乱山东之局,延迟董家军南下,这怎么反而成了大的罪名?以幼清看来,这乃大功也”

“幼清,”张贵有心培养吴澄在军事上的才干,分析道:“山东董家军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上次董炳出征正阳,我军却能侥幸取胜,这是为何?”

“幼清曾听郭将军说起这次战役,大人用兵如神,董家军只有挨打的份上”

“什么用兵如神”张贵笑了笑,道:“董家军数万大军,为何只有二万可以出征,若董家军全军出征,老子就算是有托天之力,还不是只有挨打的份上”

“不仅如此,董炳到了正阳,反而是犹疑不决,处处避战,这又是为何?”张贵自顾说道:“无他,怯战也”

“董炳乃百战猛将,何来怯战?”

“当年李璮举兵起事,十七路军云集济南,最终却让董炳冷手捡了一个热煎堆,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

“李璮举兵起事失败后,忽必烈老贼虽有心剥夺汉人世候的权力,只是无奈汉人世候在地方根深蒂固,忽必烈老贼又忙着争夺汗位,所以就默认了他们的存在”

“山东每个州,几乎就有一个权力通天的汉人世候把持,董炳之所以怯战,怕的并不是我张贵,而是这些在后方虎视眈眈的汉人世候啊”

“董炳战,胜则可以威震山东,然而,万一失败了呢?这些久已对济南垂涎的汉人世候,必然会落井下石,而忽必烈又有心打压,董炳说到底是败在忽必烈手上啊”

吴澄暗中佩服,想不到张贵竟然能够分析得如此深入,自己远远不足,请教道:“董炳再小心翼翼,却断送了性命,那董家如今的情况?”

“破盘子破摔,”张贵苦笑,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无赖董炳死后,向来不服董家的山东汉人世候,是蠢蠢欲动,董士选一步走错,则陷入万复不劫所以董士选嘴里说得虽然厉害,可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不敢全力出征,所谓的十万大军,能够调动的不过是三亭而已”

“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些汉人世候甚至是我军的同盟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然而,王大这么一闹,整个山东乱成一团糟,再加上董士选有心,张弘虎有意,借剿灭乱贼的之口,整合汉人世候的势力,甚至把他们从山东连根拔起也不是不可能”

“幼清你认为忽必烈老贼会管吗?”张贵苦笑道:“忽必烈这个老贼,早就想把各地不听话的汉人世候除掉,只是一直没有借口,硬来的话又怕失去民心”

“非我种族其心必异的道理,忽必烈比我们清楚得很啊”

“忽必烈老贼把张弘虎调到山东,名义上是补充董家军兵力,明眼人都知道张家和董家是死对头,张家恨不得山东乱,而董家也恨不得山东乱,两者有心”

吴澄恍然大悟,道:“就是说王大所做的一套,表面上是扰乱了山东的局势,牵制了董家军不得南下,但实际上却是给董士选一个整饬山东的机会?”

“他日山东平乱,他董士选再整军南下?”

“他董士选等这个机会不知道等了多时间”张贵苦笑道:“老子还以为王大这两年也算了头脑,想不到真他的烂泥糊不上墙啊”

“再过几个月,等伯颜重率领在北方养精畜锐的蒙古骑兵南下,大宋迎接的又将会是一场生死考验啊”

“李大人的扬州,恐怕就是鞑子最重要的战场了,扬州无险可依,两淮危也”

“老子这两年的功劳,都让这小子坏掉了”

“那大人之意”吴澄小心翼翼问道:“可有办法挽救?”

“能有什么办法?”张贵看了一眼一脸期望的吴澄,知道他之所以肯出山,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就是那颗能够挽救这个危在旦夕的大宋的救星,不忍心说道:“办法也不是没有”

“当初老子让王大等人经营宁海州,以胶水为界,就是希望他们不要乱了山东的形势,又可以牵制董家军南下,让董士选不得安兴经营山东”

吴澄眼睛露出几分希望,问道:“大人有什么办法?”

“以乱治乱”张贵苦笑道:“王大的乱,看起来是表面的乱,是在董士选可以控制下的乱,如果连董士选也不能控制局势,那山东才叫真的乱了”

“那,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权将 最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淮左名都(5),网址:http://www.77gp.net/41/4111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