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扬州慢(2)(1/4)
作品:《大宋权将》第五十六章扬州慢(2)
扬州城其实是由三个互不相属而又关系密切的城圈组成,自南而北分别为大城、夹城和堡城,自唐相承,变化不大南北全约一百二里,总体布局略呈“吕”字形
大城即州城,约当唐代罗城东南部分,为南北向形,建于五代,城内主要大街、河道都沿袭了唐城的规划大城又是主城,城中集中了扬州城全部百姓
堡城是由唐代的子城改筑而成,西、南城墙和北城墙的大部分都沿用了唐代城墙四垣各设一门,其中南门沿用了唐代子城南门夹城则位于堡城和大城之间,为南北向形
扬州三城城内均开十字形大道并与四面城门相连大城南北大街西侧并行一条市河,与南北水门通大城内的东西向街皆互相平行,其间又平行分布三条东西小巷,巷口通往南北街道上
三城相呼应,极大的分散了鞑子的兵力,其中堡城和夹城仅驻兵之用,城墙全部用石头加固,城内多被弓弩、擂石滚木守城武器
董家军虽言三十万大军,其实也不过是十五万左右,堡城和夹城分散了一部分,最后分到大城的兵力不过十万而已
梁雅今天起了一个大早,先是点燃了炉子,给爹爹梁安平烧了一壶热水,然后装了一小杯水,仔细洗漱了一下,最后也不舍得倒掉,先是存起来,晚上还可以再用一次?
城内的水还是非常充裕,又有内河水流不息,鞑子想截断水流倒也不容易,不过就算是截断内河之水也不担心,城内各处分布了大量的水井由专门看守,并不担心没有水用就是粮食要开始配给,其实从鞑子围城的那天开始,粮食就开始按需补给,就连李庭芝李大人也不例外
“某,李庭芝,献出全部家产,誓以扬州城共存亡,凡有言献城投降者,杀全家,凡有甘愿充当鞑子细作者,杀全家”
有了李庭芝带头,城内大户,有一小部分也紧跟李庭芝步伐,献出家中所有的粮食、金银财宝,搬进了朝廷专门修建的房子
“小丫头,你又要出去了吗?”梁雅蹑手蹑脚准备离开时,却发现爹爹已坐在门口,他们住的是官府附近的一家商铺,自从鞑子围城之后,为了防止城内有鞑子的细作接应,城池周围的房屋都被拆除,石头、大梁都收集起来,堆放在离城墙不远的地方,李大人说过,这总会有用到的一天而百姓则搬到了城内以前的商铺、酒馆甚至是李庭芝的家
商铺,自然暂时停止营业,商铺所有的物质都由官府征集,按照市场价格的一倍付给他们损失,然而现在命都快没了,钱财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不配合官府,死得快,若是配合官府,说不定还有转机”朱娘子说出的话特别有说服力:“诸位知道我们江陵的商户,为什么来到江陵?”
“因为我们的背后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荆湖置大使张贵张大人,张大人是李大人一力提拔出来,难道重情义的张大人会看着扬州被鞑子折腾吗?”
“不会,当然不会,就算是陌生人,我们也要相信,张大人会率领他百战雄兵来到扬州,或许张大人此刻就已潜伏在扬州附近,只要鞑子一个不擦,扬州就是鞑子的末日”
“再说,扬州难道就真是被他们欺凌的羊羔吗?扬州城内数十万百姓,难道都是羔羊不成?奴家虽是女子之身,但却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只要官府一句话,奴家也愿意上战场,就算是战死沙场,奴家也不甘示弱”
朱娘子的话,不比李庭芝李大人毁家纾难来得效果低,据说很多人家都把那一期的江陵日报贴着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若干年后,那一份普普通通的江陵日报,竟然拍卖出三千两银子的高价,因为朱娘子的那一席话,一直被当成是民众觉醒的起点
“爹爹,时候不早了”梁雅低着头不敢说话,要不是自己的任性,自己和爹爹至少能够在鞑子围困扬州前逃离,这样爹爹就不会被困在扬州城:“女儿要到官府里帮忙了,女儿早点过去,乡亲们就能早点分到今天的食物”
“你去”梁安平面露微笑,道:“官府不是要召集人吗?爹爹反正在家里也闷得很,就过去报了名,然来是写大的活”
“这个可是爹爹的拿手好戏,再大的字,也没有爹爹写不成的,还有爹爹说书的本领,可比街上那些人说得要好多了”
“爹爹,你,你不怪女儿吗?”梁雅有点窃喜,这半个月来,自己都不敢和父亲说半句话,而且这半个月来,梁安平也是一脸沮丧,自己虽不知道爹爹为何有这样的变化,不过只要爹爹能够高兴起来,自己也就加高兴
“傻丫头,有什么好怪的”梁安平摸了摸梁雅的头顶,道:“你我父女两人相依为命,爹爹现在能够和你在一起,已经是天大的荣幸”
“丫头,好好干,别给爹爹丢脸”
梁雅告别爹爹梁安平后,心情大好,路上和几个大妈,几个大娘打了招呼,满脸春,满怀笑意来到了搬迁到卫国公广场的户曹司,满以为今天自己最早,给他们一个惊喜
只是莫道君早行,有早行人当梁雅来到户曹司,天已经微亮,梁雅发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权将 最新章节第五十六章 扬州慢(2),网址:http://www.77gp.net/41/411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