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步步为营(13)(1/3)

作品:《大宋权将

黄昏的扬子桥,显得格外安静,传说东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筑邗城,开邗沟时,蜀冈以下还是烟波浩渺的江

到了晋代,邗沟南口淤塞,于是疏浚河道,邗沟南沿直通扬子江,河口处,即设济渡,因濒临扬子江,故名扬子津

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涿郡至杭州运河,有一段即循邗沟故道达扬子津,从此,扬子津便成为扬州至京口之间的重要津渡由唐以来,江岸不断南迁,远离江岸,津渡不复存在,代之以扬子桥、扬子镇

扬子津失去江津渡以后,南有瓜洲运河相通,北有东西仪扬河连接,仍不失为水陆交通的要冲隋炀帝开通京杭运河,中经扬子桥,此时扬子桥镇市已有相当规模炀帝杨广驾幸江都后,选择扬子桥为附都,大造宫室,建有临江宫,又名扬子,内有凝晖殿、玄珠阁,真正是金碧荡漾,富丽堂皇

大业二年至十三年二月,隋炀帝先后三次到扬子桥驾幸临江宫,特别是第三次在临江宫凝晖殿,大宴百僚,铺戏为乐,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扬子桥市镇,既有临江宫的铺陈,又有商贾云集,市场亦当繁荣,到了唐代街镇已形成一定规模因此,唐高宗永淳元年以江都扬子镇为扬子县扬子镇作为扬子县的首府,城市加繁荣昌盛

“建炎三年,金将粘没喝率兵南侵,计议生擒驻跸扬州的高宗,”姜才看着黄昏下的扬子桥镇,慷慨说道:“是年二月初三,金营先锋马五,率领五百骑,破天,直驱扬州高宗仓皇带着近臣南迁,金兵一直追到扬子桥,时扬州尉晏孝广率军奋力抵御,杀敌数人,高宗才得从间道驰往瓜洲渡江脱险,而晏殊晏孝广因后援不继,兵败身死”

“好一个晏殊晏孝广,”众人忍不住喝道,若不是此人之功劳,此时怕是大宋帝国亦不知在何方?

姜才淡淡说道:“晏殊晏孝广有一女,名贞姑随父在军,为金兵所擒,贞姑不屈高呼‘我乃大宋丞相晏殊后代,岂肯贻羞家国’,遂拔刀自刎而死,传闻贞姑‘颈血溅地,经旬不灭’”

姜才一字一顿说着,秦楚等人忍不住大声赞道:“想不到我朝竟然还有这等儿郎英雄,实乃我辈之典范也”

“难得是晏孝广生有一好女儿,我等既为男子之身,若是输给女子,岂不是惭愧终生”

“奶奶的,老子恨不得早活百年,和此人对酒当歌”隋贵大喝一声,不过很快就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颅:“不过小子只不过是一名小卒也,也不是丞相大人能不能看上我”

众人强忍笑意,也算是苦中作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姜才把大军留在扬子桥不远的山中,在隋宇和隋贵的带领下来到扬子桥附近,只见与扬子桥镇为中心,附近鞑子军营连成一片,可攻可守,防卫森严,没有丝毫漏洞

姜才也暗自幸运自己没有鲁莽行事,按照鞑子如今的局势,这百千人闯进去,恐怕只有送死的份上,这扬子桥经营数百年,又得阿术指点,恐怕不是容易攻取

不一会儿,隋宇所说的扬子桥本地人杨泉匆忙而至姜才等杨泉行了礼仪之后,才请教道:“听说杨兄弟乃扬子桥附近人士,不知杨兄弟可有什么法子?”

“早前,阿术以扬子桥为中心,南起瓜洲,北至湾头,筑起围,对扬州进行了弧形封锁”杨泉非常谨慎,沉思了片刻才道:“其中扬子桥驻守有董士选及吕焕的中军,瓜州又有董士选的副军,湾头则是吕焕的副军,三地相呼应,可攻可守,实乃精妙之极”

“若想阻挡鞑子南下,瓜州才最为重要”杨泉一语中的:“瓜州渡口名誉数百年,可以停靠大量的船只和运送大量的辘重,其他地方虽然也可以停靠船只,但却不能方便运送辘重”

“杨兄弟的意思是说我们最好就是能够破坏瓜州渡口?”姜才追问,之前还准备攻击扬子桥,牵制元军行动,如此一来不如直接破坏渡口,让元军不能行动

杨泉点点头,道:“攻击扬子桥,只能造成扬州大军突围的迹象,元军只要守住扬子桥就可以知道真伪”

“但若是攻击瓜州,破坏瓜州渡口,使得元军不能南下,此战的目标不就达到了吗?”

“只不过,”杨泉迟疑了片刻,道:“只不过事不宜迟,最好就是能够尽快行动”

“因为鞑子水师统领阿里海牙率领水师前往安庆,只留下部分水师在瓜州渡口协助元军”

“小子认为瓜州很快就会有所行动”

“只是,只是瓜州渡口年月已久,一切设施设备都非常完善,我军如何才能破坏渡口?”姜才见杨泉说得有理,不由暗中佩服张贵,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调教出这么多人才

“沉船”杨泉看了姜才一眼,认真说道:“只要能够把渡口的船都沉到渡口,鞑子要清理渡口,至少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只是鞑子水寨防备森严,小子和隋队几次试探都没有办法,若是能够让兄弟们潜入水寨,我们就有办法”

“瓜州渡口兵力如何?”姜才沉思了片刻,问道:“何人为师?”

“这却是厉害之人”杨泉显然在这人手中吃了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权将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步步为营(13),网址:http://www.77gp.net/41/4111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