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苏一,你留一下。(1/2)
作品:《定国》太子爷看徐子敬微笑道,“李道明的本子,你应该已经看过了?”
徐子敬年纪有些大,已经向皇上递了请辞表,只是皇上那里一直留中不发,盖因中丞的人选,没有选好的缘故所以徐子敬只想全了名节,根本不想参和到太子与二皇子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之中
因老态地说道,“看过的”
“御史台有直奏的权力,可这折子怎么又到了二弟的手里,由二弟上奏呢?”太子这话问得轻,但话里的意思,却是直奔他这个御史中丞而来的
徐子敬是老臣,什么浪没有见过,见太子爷问起,便轻轻地回道,“吴王正巧在御史台走动,看到了这份奏折,因是明发的折本,只需呈上便可,吴王体恤老臣年迈,才说要代禀的”
太子见没有问倒徐子敬,知道从他头上挑出赵允的错,是比较难的,便仍回到在议的话题上道,“这是林海录的折子,你也看看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在这里都议了半天了,你是老御史了,没什么能瞒得过您的眼睛,您给看看”
徐子敬老脸不动声色地抖了抖,双手上前接过折子,走到亮处,慢慢地读了起来,这一读就是半刻钟的时间
看是早就看完了,但心里却在考虑拿个什么主意,思来想去了一番,还就是不参与的态度,才是最好便合了奏折,一边递还给太子,这才道,“李道明身为御史,一向清洁自律,林海录在折中所说,恐非事实;只是,说句失心的话这人心隔着肚皮,李道明以前自律,并不代表以后,这次变没变,那也难说这事,还需详查”
太子看了徐子敬一眼,暗骂了一句老狐狸,但脸面上却不敢太给他难堪便道,“都议议”
赵广是太子,在这殿上,便是个‘君’的身份,因此才有这亲指使的语气他这话一出去,一时之间,这大殿上,便分做了二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直到靖元皇帝在一簇太监的拥护中走进大殿时,众人才伏地歇声
三呼万岁之后,靖元帝一摆手道,“都起来议得怎么样了?”
太子刚站起来,一听皇上动问便立刻上前道,“刚才几位院事也都议过,都说李道明便是在京中,也净多跋扈,只怕林海录说的是真话徐中丞也说,并非没有可能”
靖元帝听了,哦了一声,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赵允也连忙上前道,“中丞大人是说李道明一直以来,都是清正严明的儿臣这里也以为,若是钦差大人的话,也信不过,那这满朝之中,还有谁得话可以信?”
赵允有一句话没有明说:若是皇上亲自委派的钦差大臣说话,都没人相信那不是皇上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吗?
二人这一挑起头,几位侍郎便也议了起来,无非是各执一词,各说各的理反正是扯不清楚事情的真伪
靖元帝没了主意,便把目光看向徐子敬“徐爱卿,不要闷不做声嘛叫你来,就是要听你的想法,你也说说”
徐子敬这才行礼道,“是依老臣看这各自说的,都有各自的理倒不如让二人再上奏折,把实证呈上来好过这样争论”
靖元帝正烦大家各执一词,一听这意思,却正合着心意,便道,“嗯,就按徐爱卿的意思办朕在二人的折子上加朱批,仍旧发回让他们好好地再写折子进来”说罢,摆了摆手,阻住众人的说话,道,“道乏,苏爱卿留一下”
二位皇子见皇帝不想在这话题上过多讨论,便一齐辞了出来
苏一以为皇上单独把他留下,是要问他林海录的事情自己仲秋的时节,曾经回过一次武陵,恐怕皇上是想从他嘴里得到确实的消息
只是自己应该怎么回呢?站在二皇子的立场上,自己应该是要说些林海录的坏话才对;但政事堂里,自己还在吴相与祝相之下,便是中书省里的几位大臣,自己的职份也是最低的这枪打出头的鸟,自己今天进言,进得好,那是取信了二皇子,若是一个不留神,只怕倾覆也只在旦夕
这与刚才争论的情形,可是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啊
正想着这些,皇上开口道,“朕闻你有个弟弟叫苏三?”
“啊正是”再也没有想到,皇帝一开口问得却是这个
“采倒是不俗,如今是在武陵,还是在金陵?明年大试,会参加吗?”
一连声地问,问得苏一有些打不开嘴,略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应该不会错过大考”
“喔若是来了金陵,便带进宫来,让朕见见
“臣遵旨”苏一有些惶恐,仔细一想,便明白,只怕是皇上读过苏三的诗词,起了爱才之心
靖元皇帝说完这些,便让苏一也道乏了
苏一退出洪德殿,心里先为苏三高兴了一番:能被皇上这么赏识,明年大考,只要不考砸,点在头榜三甲之列只怕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一考出来,至少也要放个五品,真是这样的话,那苏氏一门,便有二人入仕,如此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也算是家族的幸事啊
面带着微笑,苏一一路往中书省议政堂走去
吴台铭在拐角处远远地看见,便转头对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定国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四章,苏一,你留一下。,网址:http://www.77gp.net/43/4322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