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j九章台湾岛的发展(1/2)
作品:《龙起明末》--
一百九十j九章台湾岛的发展
要说大明这五年来,也真是够乱的水旱灾害就不用说了,年年都有,而且尽是那种遍及江北数省的大范围的灾害,可谓是民不聊生啊就是日食就有两次,京师地震一次,遍及三省的蝗灾一次
这是老天爷这一方面的,还有人灾呢各地反叛此起彼伏,京师内部也不安分,竟然出了个挺击岸,搅的整个大明官场整年不得安分
而外部,西北有河套蒙古部落内犯,东北有努尔哈赤明目张胆的发七大恨讨明,西南有缅甸入侵,东南还有台湾岛海盗萧明乾
这样的乱局,让很多人都觉得这大明的气数是不是尽了?哎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即使是大明朝现在也不得不先不去理会西南的缅甸和东南的巨匪,先解决已经明确的竖起旗号,嚣张的要讨明的努尔哈赤要紧至于那缅甸,占了点地方,就先让他占去好了那萧明乾,既然他一直那么老实,那就先不去管他了,谁让大明朝实在没有那个精力去多面大击呢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些地方大员对萧明乾并没有太大的恶感,甚至是好感在说了,那东番岛,呃就是那台湾岛,大明朝从来都没有将其看做是大明的领土既然那个萧明乾安分的呆在那蛮荒之岛,也就让他去好了
只有少数的一些大明官员对台湾岛,持有一定的警惕性,如那赋闲在家的沈有容,比如那福建巡抚丁继嗣,还比如那已经致仕的叶向高等等
这里要说一句了,为什么还有叶向高这是因为,在万历四十一年,叶向高将丁继嗣请剿东番岛海盗的折子给放到了一边不予理会但是哪曾想,到了万历四十五年,已经致仕三年,呆在老家无锡的叶向高再次听到了萧明乾和联合护卫军的消息
这一次,他对这萧明乾产生了兴趣,当然只是兴趣,多方收集萧明乾的消息这一收集,那可让叶向高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虽然他不知道萧明乾及台湾岛的详细消息,但是他对联合护卫军的实力有了教为深刻的认识
台湾岛的水师实力已经过了大明水师了这是叶向高的认识,也是让他警醒的原因对于其他的,如台海贸易啊什么的,叶向高没有兴趣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些事,但是对方在水师实力上过大明,那就是个危险的信号
不过,水师再强,封死沿海,他也是死路一条在现在这种东北已经成了大明生死大敌的前提下,即使是叶向高也认为:在解决努尔哈赤,这个大明头号大敌之前,可以先让那萧明乾先蹦跶几年一旦大明腾出手来,就是其覆灭之时
同时叶向高敌视萧明乾的态度也影响了一部分的东林党人,使得吴荣堂这个商人出身的人,在东林党内部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地位
不管大明内部的人,对台湾岛的态度如何此时的台湾岛经过五年的发展,繁荣程度根本就不是大明所能够想象得到的
五年了历四十六年的今天,台湾岛的人口经过日夜不断的移民,已经达到了三百一十二万多人岛内共建成五座大城,分别是台北城,基隆城,淡水城,凤山城,台南城
其中台北城人口是达到了四十万,在这个时代,欧洲仅有少数的几个城市能够与其相比而凤山城,作为台湾岛唯一的一个对外港口城市,其地位以及可以与泉州,广州这样发展了数百年的沿海港口城市相比了,甚至凤山的贸易额比之这两个城市只低不高
只是让所有非台湾商人感到遗憾的是,台湾岛上的其他四个城市,不向非台湾商人开放不过,据与联合护卫军交好的李旦李公透露,用不了几年,淡水,台南也会开放
这对于大明的商人们来说,绝对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了据说,那淡水因为是联合护卫军的发迹之地,现在是繁荣的不得了台湾岛内的大部分海商都集中在淡水城只要这两个城市开放,那么就是个商机无限的地方
当然也不是说凤山不好,只不过这凤山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厂子台湾岛的那些大宗的商品,如白糖,玻璃器具,毛纺布匹及衣物等等,其制造工厂大部分都在台北,淡水,基隆三个台湾岛最先建立起来的城市中,就是台南也有一些
从那么远的地方将这些货物运到凤山,成本自然无形中给抬了上去相对于台湾的那些海商,其他商人在这些商品的竞争力自然就了一些其实这一来是萧明乾为了不过度刺激大明,保持大明对台湾岛的错误印象的一个举措,二来也是台湾岛保护本土商人的一个举措毕竟相对于大明的那些巨商,还有西洋的那些商人,台湾岛的商人实力还是有所不如
除了这五大城,台湾岛这五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月异
整个台湾岛,现在拥有钢铁厂八座,年产钢三十万吨,生铁五十万吨远远过了大明的钢铁产量这还是受限于煤炭的产量,无法建立大型钢铁厂的原因呢
这么大的钢铁产量,不仅保证了台湾岛各个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使得联合护卫军的实力极具膨胀了起来这一点后面再详细说
正是有了相对充足的钢铁产量,使得造船厂也跟着快的发展了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起明末 最新章节一百九十j九章台湾岛的发展,网址:http://www.77gp.net/43/4323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