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二章台湾岛的发展 4(1/2)

作品:《龙起明末

二百零二章台湾岛的发展4

除了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外,农业也是五年前无法相比的现在的台湾岛,每年的粮食产量是大明内两到三个省的总和

可能有人不信,呵呵其实这很正常现在的台湾岛,开发出来的耕地面积总计九十八万多顷,也就是一千四百多万亩,其中粮食用地一千万亩一年两熟,单产约四石每年的粮食产量就是四千万石,也就是四千八百万斤左右足够五百多万人一年温饱的加上其他的如鱼类,家禽养殖等等台湾岛现在足够养活过六百万人

如果不是萧明乾强制规定不允许侵占粮食用地,台湾岛上人,不管是商人还是普通的农户,早就大规模的利用土地种植其他的经济植物了毕竟由于粮食的大规模丰收,粮价已经非常的地了,达到了一两银子两点三石了

这还是在萧明乾的干涉下,军政府以及同萧明乾联系紧密的那些大海商大规模的进行粮食储备,才稳定在这个水平的呢不然肯定低

虽然台湾岛的粮食大规模的丰收了,但是萧明乾还是严格的控制粮食的输出除了大规模的从大明移民所需的粮食外,只有在取得萧明乾的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够输出粮食

这让不少人为之惋惜要知道现在的日本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在萧明乾的干扰下,本来在一六一五年就应该败亡的丰臣秀赖不仅没有被德川家康消灭,反而拉起了一队人马,同德川家形成了均势

混乱的局势,无处不在的战争,大量青壮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使得日本国内的粮食生产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就拿一六一七年来说,整个日本的粮食产量竟然只有不到六千万石这些粮食看着挺多的,但是不要忘了,日本不是台湾

台湾岛到一六一七年底,总人口刚刚只有三百万出头,而日本呢,差不多一千三百多万这么多人,粮食需求可是大得很啊

但是为了维持日本两大势力的均势,萧明乾严格的控制出口日本的粮食的数量和出口的对象但即使是这样,从一六一五年开始,出口日本的粮食总数就过了一千万石仅此一项,总价值就有六百多万两

当然,这些多数都变成了大量的其他资源运回台湾了特别是那些金属矿石,木材等等原材料

当然除了粮食,台湾岛农业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就说甘蔗种植,就有近三百万亩,并由此支撑了台湾岛上的十一座糖厂的原材料来源没年的白糖产量过了五千多吨,因此而产生了一千八百多万两的财富

或许有人说这五千多吨的白糖怎么就一千八百多万两呢其实这是因为在台湾岛内,白糖的价格并不高,而且岛内的消耗也不少,基本上占了三分之一大明才是白糖的主要外销市场,也是利润最高的市场

另外农业的其他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粮食基本上能够满足台湾岛内的消耗,并能够保证移民的情况下,萧明乾便开始鼓励农户发展养殖并且带头建起了十几座大型的家禽家畜的养殖厂

在萧明乾的鼓励下,同时也在粮食价格大跌的情况下,农户也愿意将粮食拿出来,进行家禽养殖到一六一七年底,基本上保证了每家每户都能够隔个四五天的来上一顿荤腥的这样的生活,让后来的那些大明流民都以为自己来到了神仙之所其他的如果树种植,药材种植,是多不胜数

当然,工农也的发展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五年来,除了南洋,基大明的商人以及李旦这个算是半个台湾商人做转口贸易外,北部的大明,日本,朝鲜,蒙古,以及后来的后金基本上被台湾岛商人给控制住了

每年都有大量的台湾商人来往于这些地区,将台湾岛内的商品售往这些地方,然后在将大量的原材料,如煤炭,矿石,木材,药材,茶叶,生丝等等,蒙古的羊毛,羊奶,皮革甚至是活羊,活牛,马匹等等运回台湾,当然还要加上大量的大明流民及辽东的因战乱而无法生存的汉人

当然五年来工农业及商业的繁荣发展,也带来了一个非常的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作为货币的金银的大量的缺少

自从开发台湾岛同大明的交易以来,银荒几乎一直伴随着台湾岛白银的稀缺,使得台湾岛内的物价比之外面要低上不少这也是萧明乾不全面开放台湾市场的一个原因

虽然萧明乾已经下大力气,阻止黄金白银的外流了,但是仍然跟不上台湾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台湾市场,那简直就是在找死

不过实在没办法,谁让台湾岛内不产银呢虽然台湾也有些大型的金矿,但可惜的是,萧明乾他不知道啊所以,萧明乾现在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日本了日本的白银产量那一个高啊比如那石见银山,萧明乾恨不得直接抢过来但是为了大规模的消耗日本的国力,萧明乾还是忍了下来

不过此以往,那也不是个办法啊萧明乾只能将主意打到制币上来他想通过大量发行白银合金钱币,甚至是纸币的方式来缓解银荒

当然这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现在他正在让人设计金银币的模板,并且打算利用冲压技术来进行生产而且为了防伪,他决定采用其他地方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合金,同时也在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起明末 最新章节二百零二章台湾岛的发展 4,网址:http://www.77gp.net/43/4323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