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七章选择(1/2)

作品:《龙起明末

“熊廷弼,此人是督抚辽东的最佳人选其三十六年便巡按辽东,熟悉兵事,为当下稳定辽东第一人选”崔景荣一口便说出了他心目中的第一人选

但是方从哲在听到崔景荣的人选是熊廷弼后,眉头反而邹了起来这样的表情,让崔景荣心中不由疑惑了起来

“阁老,这熊廷弼是李成梁之后,对辽东边事最为熟殓之人且其在应对后金方面,有着非常有效的看法”

“熊廷弼此人的才能,我自是知道,但是此时不能让其督抚辽东”想了一会,方从哲否定了崔景荣对熊廷弼的推荐

“为什么?”崔景荣难以理解的问道

“自强,你不要忘了努尔哈赤这次做了什么‘七大恨’公开反叛,是为大逆不道,是我大明之奇耻大辱不管是皇上,还是朝廷百官,都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所以,现在大明所要看到的是迅的平定后金

熊廷弼虽有大才,也深谙兵事,对辽东是极其熟殓但是其策略却是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这样一来,辽东兵事势必旷日持久且耗费巨大这是大明所负担不起,也不能接受的”

或许有人会说,方从哲没有选择熊廷弼是个错误,也是其人生的一大败笔但事实却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方从哲选择熊廷弼要知道,熊廷弼是楚党,同方从哲在朝廷中,护卫奥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方从哲怎么可能不选择熊廷弼

作为一个东方第一大国,在面对后金这种公开的反叛,是不可能容忍的当时的所有人都不认为后金能够应对大明的怒火,不可能接受熊廷弼那种大规模修建堡垒,分化北方少数民族,借以困死后金的策略

所有,与其说是方从哲不选择熊廷弼,还不如说此时的大明不选择熊廷弼一句话摡之,天朝上国的虚荣,使得大明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自强,还有其他人选吗?”否定了熊廷弼后,方从哲再次问道

“其他人?阁老,其他人多身处京师,对辽东兵事可知之甚少啊”

除了熊廷弼,崔景荣便想不出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大明,能督抚一方军队,特别是这种涉及十数万,甚至多大军的人选,是不可能选择武将的而人,大部分都没有实际的带兵能力,所以,崔景荣想来想去,就只有熊廷弼一人能够胜任了

听到崔景荣这么说,方从哲不由抚了一下额头,这是他感到头疼的下意识行为,也表明方从哲此时正在为这人选问题而伤脑筋

沉默了半刻,方从哲像是想起了什么,但似乎有些难以决断便站起来,来回走了起来

“自强,老夫想到一个人”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方从哲停了下来说道

“何人?”

“杨镐”

“杨镐?阁老,万万不可啊此人此前曾败而不报,谎报军功,并因此而被革职,如何能胜任此任?”

一听方从哲竟然选择杨镐来担当督抚辽东军务这个如此重要的职位,崔景荣立即跳了起来

对于杨镐,大明的官员没一个不知道的朝鲜大战日本,明明大败,杨镐却敢不报这样的事情,放在其他官员头上,早就要了他脑袋了但是其官场经营的好,竟然让他逃过了一劫

崔景荣没有想到方从哲会起用这样的一个人,所以立即表示了反对

“自强,听我说后金必须征伐,且需在短时间内平定就此而言,熊廷弼非合适人选而其他人或不知兵事,或无同辽东后金作战经验,均非合适人选但杨镐虽有大过,但其以往多有战功,熟悉兵事三十八年,起复巡抚辽东,多此击败女真人和蒙古人的进犯故老夫觉得,他才是此时的最佳人选”

崔景荣虽然从心底里反对起用杨镐,但是他也知道方从哲说的是事实杨镐虽然在朝鲜抗倭之战中有过大罪,但其年身处行伍,且对辽东兵事同样非常熟悉这些优点是其他大部分官所不具备的,也是方从哲选择他的原因

或许有很多人会从事情的结果推断一个人,特别是喜欢从足以为其盖棺定论的大事件上来给一个人贴定标签

但事实上,相对于那些完全不知兵事的人,杨镐这个人可以说已经算是一个有些军事才能的人

在那个时候,任何身处方从哲这个位置的人,都会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是选择那些毫无行伍经验的人,还是选择熊廷弼和杨镐这种有丰富带兵经验的人

很显然,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而熊廷弼因为其战略思想是当前的局势所不能接受的,那么自然而然的,方从哲便会将目标放在杨镐的身上毕竟方从哲也不可能看到未来,不知道他的这个选择会造成多大的恶果但是就眼前来说,留给方从哲选择的人,也就只有杨镐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使得方从哲加倾向于选择杨镐,那就是党争,愈演愈烈的党争东林党的强势,使得方从哲感到了巨大的危险他不能让东林党人掌握辽东的兵事,如果让东林党人取得了平定辽东的大功,那么对朝堂之上的其他三党和方从哲这种不想介入党争的人来说,将是个巨大的灾难

这并不是方从哲杞人忧天,不能责怪方从哲私心作祟,完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起明末 最新章节二百三十七章选择,网址:http://www.77gp.net/43/4323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