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章孙承宗之死,噩耗连连(1/2)

作品:《龙起明末

四百九十七章孙承宗之死,噩耗连连(第一)

混乱,前所未有的混乱(dukan ka n三十多万当中原本只有七八万人是经过吴三桂串联而投降的但是在看到这些人安全的被台湾大军收降之后,其余的人心中也活泛了开来

而祖大寿率领大队人马冲出东门,向城外台湾大军投降成为了引起城内的明军投降大潮的导火索

虽然有孙承宗声嘶力竭的呼喊,虽然有数个始终忠于大明的总兵们的极力阻止,但是在这种投降大潮中,显得那么的无力甚至出现了数万大军同前来阻止的满桂大军拼杀在一起的事情

完了,一切都完了军心丧尽,有人开个头,便彻底阻止不了士兵们投降的念头了

站在高处,看着到处混乱一片的大凌河堡,孙承宗心中是悲哀一片其实他早就知道,这大凌河堡根本守不住,他只是期望能够在大凌河堡给台湾大军以极大的杀伤而已

但是这么一点的期望都被无情的打破了他没有想到城外的台湾大军这么有耐性,在能够轻易攻破大凌河堡的情况之下,不惜耗费大量的粮草来围困大凌河堡

而且在围困期间,不停的以各种方式劝降,使得孙承宗有了楚霸王四面楚歌的绝望之感

终于在今天,发生了这种集体投降的事情为了投降,那些明军甚至同自己往日的同袍杀在了一起

孙承宗是心丧若死,他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步,不明白一个小小的荒岛之上,为何会走出如此强大的势力

他为大明感到绝望作为一个为了大明鞠躬尽瘁大半生的老人,作为一个深深的了解大明症结所在的有识之人,他已经看不到大明能够躲过灭亡之灾的可能了

“皇上,老臣尽力了”

说完,孙承宗猛然间从高楼之上跳了下去,他旁边的众多军将想要阻止都来不及一代名臣,一个为了守护大明而奋斗一生的忠贞之士,就这样带着无尽的失望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死,使得那些还听从他调动,坚持抵抗的军将也有了投降的想法虽然满桂等少数几个将领坚决抵抗,但那已经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了

大凌河堡混乱了数个小时,直到凌晨才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在这数个小时里,上演了无数的人性或丑陋,或挣扎,或忠贞不二的大戏,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

三十多万大军,坚持抵抗的只有三万多人,其他的人即使刚开始有抵抗的想法,但是最终还是投降了孙承宗,满桂,黑云龙等六名明将死了,其他的大部分投降,少数几个被活捉

那些投降的明军,最终被分成了数百个小部分分别看押,而那些军官,秦可仁以自己没有权利对他们的前途做出决定为由,好吃好喝的将他们供了起来

看着那些因为吃上了大米饭和肉之后,露出了满意幸福的笑容的明军士卒,秦可仁并没有因此而对他们报以蔑视的态度因为政权都不能奢求百姓们能够在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还为他卖命

或许在这个政权的初期,百姓还能够因为未来的希望而暂时的为它拼死奋斗,但是在数百年的奴役之后,百姓会对这样的政权彻底的失去期盼,从而将它在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到连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都不如的地步

这些东西,在台湾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大明君臣依然认为,百姓是可以随意盘剥的,只要喊一喊口号,就能有万民为大明江山效死

事实却是,百姓已经对他们的口号彻底的麻木了只要有那个势力能够给他们一碗饭,他们便能够为那个势力效力,就算是那些造反的势力

待一切初定之后,秦可仁等人进入城中,搜寻孙承宗的身影,最终在投降的军将的指引下,得到了孙承宗的尸体

对于这位老将军,秦可仁等人心中是敬佩万分的,当即命人以极高的规格将其尸体收敛,连同满桂等人的尸体一起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忠烈堂,将他们供奉在了大凌河堡

这不是政客的作秀,是台湾军队上下对这些忠贞之士的敬重虽然他们是处在台湾对立面的,但是他们的忠烈是能够征服所有人的

何况,台湾上下也是华夏儿女,对他们在此之前的为护卫华夏大地而做出的牺牲是钦佩无比

在忙活了一整天之后,沈阳来的指示终于送来了萧明乾命令秦可人,将三十多万大军分成两个部分,辽东本地的士兵,对他们进行甄别凡是在当地有家室的,可以让其带着部分粮食回家如果没有家室的,可以聘用他们作为一般性的劳力

而那些非辽东的士兵,全部送到沈阳,由军政府统一安排至于那些军官,也全部送来沈阳

对孙承宗等人的尸体,萧明乾在犹豫了半天之后,决定将其送还给大明对于他们,萧明乾是非常敬重的

中华民族注重落叶归根死者为大,萧明乾不想让他们客死他乡之后,连尸体都回不到自己的家乡

四月十八,装有孙承宗,满桂等六名将领的棺材被恭恭敬敬的摆在了山海关的门前见到这一幕,城墙上的守将立即向洪承畴汇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起明末 最新章节497章孙承宗之死,噩耗连连,网址:http://www.77gp.net/43/4323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