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战略大撤退(1/2)
作品:《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袁世凯知道“哗变“意味着什么,军队哗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支军队对他的忠诚度在下降,哗变的头一开,前线其他地方的军队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信号
袁世凯黑着脸,说道:“是不是组建的那个师?”
军官唯唯诺诺的答道:“正是江苏那支组建的师,当初是从山东泰安调过去加强江苏盐城海岸的防卫力量”
袁世凯烦躁的抓了抓他的大脑袋,由于兵力不足,江苏盐城组建的那个师是他从山东各地抓壮丁刚组建起来,虽说战斗力不强,可也是一个师的兵力啊,拥有万人之众,都是他花了大量武器装备起来的军
“他们的师邓芝贵呢?我不是跟他再三提醒过了么?这些普通士兵都是从山东各地的村寨中抓来的壮丁,不同于训练已久的北洋军,特别要注意士兵们的思想工作,弄不好的就会兵变,难道他邓芝贵是吃干饭的么?他的宪兵队呢?”袁世凯有点抓狂
军官见袁世凯发这么大的火,一时胆战心惊,说话也有点不大利索:“报…告…大帅,邓师就是被宪兵队的士兵们抓起来,然后斩头示众的,邓师的人头就挂在盐城的城墙上,那些士兵早就和宪兵队的沆瀣一气了”
“废物”袁世凯一股脑的将卓上的茶杯推倒在地,一片瓷器落地声,“邓芝贵真他 妈的没用,死了也活该这些叛军现在在何处?”
“他们…已经过了扬州,准备越过曹锟师的防地,从守卫力量比较薄弱的芜湖越境到南方,投靠南方叛军”军官低着头,不敢直视袁世凯
“好大的胆子”袁世凯在大厅里踱来踱去,又说:“马上给我下令给曹锟,让他和王占元两人将这个师全歼在安徽境内”
“可是,大帅,如今南京的孙万龄蠢蠢欲动,你不是已经严令曹锟师挡住孙万龄么?他们似乎没有多余的兵力了,我还听说了,似乎孙万龄的军中也装备有那种式装甲车”军官提醒道
袁世凯经过军官的提醒,这才想起了南京的事,孙万龄的东线大军可不是吃素的,江苏防军的军力本来就已经吃紧,这个时候的确是调动不得,而且孙万龄的军中也有了这种型的装甲车,那么安排在江苏的几个军就加不能轻举妄动,不然孙万龄会乘虚而入,那个时候平剿不能,丢了江苏就是得不偿失了
“在那附近还有哪支部队?”袁世凯问道
“在安庆,有段祺瑞的两万余军”军官如实答道
“那就让段祺瑞在派遣一个师和当地的北洋军一起将这股乌合之众聚歼于芜湖,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背叛我是没有好下场的”袁世凯恶狠狠的甩出这句话
“是,是,司令”军官连连点头
“只是……还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军官欲言又止
“有话快说”袁世凯有点不耐烦
军官附耳到袁世凯的耳边小声说道:“大帅,我听说他段祺瑞和冯国璋一直有书信来往,这样安排是否有些不妥啊?”
袁世凯眉头一紧:“你是说段祺瑞和已经投敌的冯国璋一直有书信来往?”
军官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
“不可能?”袁世凯摇头道,“这段祺瑞是我一手提拔起来,他对我忠心耿耿,绝不会做这等背叛于我的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军官劝道
“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袁世凯挥挥手
“是,大帅”军官说完,便点头哈腰的退了下去
待军官退下去之后,袁世凯一个人独自在大厅中愁容满面的抽着烟段祺瑞竟然和冯国璋之间竟然有书信来往,这让袁世凯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段祺瑞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袁世凯对他是知心知底,在北洋三杰中,就数段祺瑞对他最忠心,而且用兵之才不低于冯国璋
一直以来,北洋三杰就是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如今三杰只剩下一个人还留在他身边,那就是段祺瑞了
如果段祺瑞有异心的话,那对北洋军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啊,段祺瑞部是曹锟部的右翼,倘若段祺瑞异变,整个江防线就会首尾不能相顾,不仅南方军会有利可乘,对全军的士气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袁世凯想了许久,终于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狠狠的将烟头扔在地上,然后一脚捻灭
……
荆州城
“快快,大家快点啊俄军马上就要来了”一个南方军守门的小军官催促道
此时,整个荆州城所以城门洞开,不断有背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普通老百姓急匆匆的从城外涌去
纵观整个荆州城,似乎是所有的百姓在这一刻都被调动了,全部涌上的街头像逃难似的朝城门外涌去
在荆州处的江渡口,数不清的大小商船陆续将从荆州城中撤出的老百姓运往南岸,连北洋舰队的军舰都出动了,就是为了过来帮忙转移老百姓
在荆州城南城门的城楼上,冯国璋等西线大军的大小军官围在聂士成的身旁
聂士成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城中的情况,看情形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最新章节第七十九章 战略大撤退,网址:http://www.77gp.net/43/4326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