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爱卿我要的是人才不要美女(1/4)

作品:《天狼诀2

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太极宫的紫宸殿已透出几分肃穆。新帝李新宇端坐龙椅,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晨光中流转着沉稳的光泽。他望着阶下按品阶排列的文武百官,目光扫过那些或鬓发斑白、或神色拘谨的面孔,指尖在御座扶手上轻轻叩动。

“众卿,”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晨雾的清亮,“朕登基已经一年零九月有余,关中麦收已毕,江南漕运亦顺,然昨夜观《起居注》,见去年吏部考绩,天下二百九十三州,竟有四成刺史考评为‘中中’以下。”

阶下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户部尚书裴矩上前一步,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陛下,自高宗以来,世家子弟占据州县要职者十之七赴长安应制科。朕当亲试其才,量才录用。”

消息传开,长安城顿时沸腾。西市的酒肆里,穿粗布短打的书生们聚在一起,指点着墙上的诏书激动不已。“听说了吗?连贩茶的张二郎都要去应考呢!他常年走南闯北,熟知各地风土,说不定真能被选上。”

而在城东的崔府,却一片愁云惨淡。礼部侍郎崔承业将诏书摔在地上,骂道:“荒唐!农夫商贩也想登堂入室?这是要乱了纲常!”他的侄子崔明远劝道:“叔父息怒,陛下初登基,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咱们世家根基深厚,他还能真把咱们怎么样?”

崔承业冷笑:“你懂什么?当年隋文帝开科举,不也是从一道诏书开始的?传我话下去,让各州的门生故吏都睁大眼睛,绝不能让那些寒门子挤占了咱们的位置!”

此时的李新宇,正在查看各州送来的荐举名录。当看到“河东道荐举张嘉贞,蒲州猗氏人,出身寒微,善治水利”时,他拿起朱笔在名字旁画了个圈。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去年蒲州遭水灾,正是这个张嘉贞带着村民疏通河道,保住了万亩良田,而当地刺史的奏报里,只字未提他的功劳。

“来人,”李新宇扬声道,“传张嘉贞即刻赴长安。”

张嘉贞抵达长安时,正赶上岭南节度使冯盎遣子冯智戴入朝。冯智戴带来的不仅有明珠、象牙等贡品,还有三位肤色如蜜、舞姿曼妙的岭南少女。

在大明宫的麟德殿,冯智戴献上贡品后,拍了拍手,三位少女便随着龟兹乐舞翩跹起舞。她们身着孔雀纹筒裙,赤足踏在地毯上,脚踝的银铃随着舞步叮咚作响。殿内的内侍和低阶官员都看直了眼,连几位老臣也不禁点头赞叹。

冯智戴得意地看向御座上的李新宇:“陛下,此三女乃岭南绝色,自幼习舞,愿侍奉陛下左右。”

李新宇的目光从少女们身上掠过,落在冯智戴身上,语气平静:“冯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贡品朕收下了,只是这三位姑娘……”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卿可知岭南去年旱灾,百姓颗粒无收?朕听说琼州一带,竟有百姓易子而食!卿不以赈灾为急,反倒搜罗美人进献,是何居心?”

冯智戴脸色瞬间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恕罪!臣……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

“朕的忧,是岭南百姓的饥寒,是琼州吏治的败坏,”李新宇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不是后宫缺人伺候!这三位姑娘,朕派人送她们回岭南,再赐钱三十万,让她们归家度日。卿呢,就不必回岭南了,暂留吏部听用,先去看《贞观政要》里‘纳谏’篇,什么时候看明白了,再跟朕说如何为百姓分忧!”

殿内一片死寂。谁都没想到,新帝竟会如此不给岭南节度使面子。那些原本打算效仿冯智戴进献美女的官员,暗暗捏了把冷汗。

散朝后,魏征阳在回廊追上李新宇:“陛下今日拒纳美女,震慑朝野,实乃明智之举。”

李新宇却叹了口气:“魏卿,你说冯盎父子镇守岭南数十年,为何还不明白?朕要的不是会跳舞的美人,是能开渠引水、劝课农桑的能吏啊。”

正说着,内侍来报:“陛下,河东道荐举的张嘉贞已在殿外候旨。”

“快宣他进来。”李新宇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张嘉贞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襕衫,腰间束着简单的革带,虽面带风尘,眼神却清亮如泉。他行礼时动作标准,不卑不亢,全然没有一般寒门士子的局促。

“张嘉贞,”李新宇指了指案上的舆图,“朕听说你去年在蒲州治水有功,说说看,你是如何做到的?”

张嘉贞走到舆图前,指着蒲州一带的河道:“陛下,蒲州地势北高南低,往年治水只知筑堤,却不知疏通支流。臣去年勘察后,发现涑水河与黄河交汇处有淤塞,便组织村民挖通淤塞,再在沿岸修十二道斗门,旱时引水灌田,涝时泄洪入河,如此便解了水患。”

他不仅说得条理清晰,还随手拿起笔,在舆图上画出斗门的构造,连尺寸比例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李新宇越听越欣喜,又问:“如今关中漕运常因三门峡险滩受阻,你有何良策?”

张嘉贞沉吟片刻:“三门峡水流湍急,行船确实凶险。臣以为可在北岸凿栈道,让纤夫沿栈道拉船,再在险滩处设绞盘,如此可保行船无虞。只是工程浩大,需征调民夫三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狼诀2 最新章节第六十三章爱卿我要的是人才不要美女,网址:http://www.77gp.net/464/4649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