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二)

作品:《天狼诀2

李长松在曲江池的画舫上见到了当今太子。月光铺在水面,太子手里的酒盏映着满池残荷,忽然问:“道长可知,为何天启年间的莲种,到了启泰年便开不出并蒂莲?”

“因为有人在池底埋了三十具死囚的骸骨。”李长松望着水下晃动的黑影,那些是他昨夜命人打捞上来的陶罐,“十年前焚船案的死者,不止采莲女的父亲。”

太子忽然将酒盏掷进水里:“那些掌柜是前隋旧部,父皇登基后他们假意归顺,实则在池底私藏兵器。那日焚船,烧的本是兵器库。”

画舫外忽然传来甲胄声。李长松掀帘一看,见数百禁军举着火把围住莲池,领头的正是当年带他见皇帝的那位官员。

“陛下有旨,太子勾结妖道,意图谋反!”官员声如洪钟,却没注意自己靴底沾着的腐骨粉正在火把下泛出绿光。

三个月后,李长松站在玄云山的瀑布前。明远捧着新抄的《道德经》跑来,说长安传来消息:太子被废为庶人,那位官员因私藏腐骨粉被处斩,佛骨舍利前的香火比从前更盛了。

“师父,您说我们还会再去长安吗?”明远指着天边的云,那云团正化作长安城的轮廓。

李长松接过经卷,指尖抚过“道法自然”四个字。山风卷着瀑布的水汽扑来,他忽然想起曲江池的采莲女——那女子被流放前托人送来一包新采的莲子,说:“待到来年春,莲池该长出新藕了。”

丹炉里的艾草又燃起新的青烟,这一次,烟雾在窗纸上凝成了并蒂莲的形状。

长安城的雪夜,大慈恩寺的钟声带着诡异的回响穿透夜幕。玄真道人李长松刚回到客栈,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动。开门一看,是大慈恩寺的小沙弥,他脸色惨白,声音颤抖:“道长,不好了,寺里的十武百官、各国使节都前来祝寿,场面十分壮观。

李长松和玄奘法师也受邀参加了寿宴。他们坐在角落里,密切关注着场上的动静。

安乐公主和武三思坐在皇帝的身边,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不停地向皇帝敬酒。李长松注意到,安乐公主给皇帝递过去的一杯酒,颜色似乎比其他的酒要深一些。

“不好,他们要动手了!”李长松心中一紧,正要上前阻止,却被武三思的手下拦住了。

“道长,今日是皇帝的寿宴,不可喧哗。”一个手下冷冷地说。

李长松心急如焚,就在这时,他看到西域魔术师突然出现在场上。西域魔术师手里拿着一个魔术道具,表演起了魔术。

他的表演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皇帝和安乐公主。趁着这个机会,李长松摆脱了武三思的手下,迅速来到皇帝身边,将一杯解药递到皇帝面前:“陛下,这杯酒不能喝,里面有毒!”

皇帝一愣,看着李长松,又看了看安乐公主递过来的酒,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安乐公主脸色大变,厉声说道:“你这妖道,竟敢在此胡说打尽。长安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皇帝对李长松、玄奘法师和西域魔术师感激不尽,赏赐了他们许多金银财宝,但他们都婉言谢绝了。

西域魔术师决定离开长安,去弥补自己之前的过错。临走前,他对李长松说:“道长,谢谢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道。我以后会潜心修行,不再作恶。”

李长松点了点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希望你好自为之。”

玄奘法师也对李长松说:“道长,这次多亏了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佛道本是一家,以后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共同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李长松笑着说:“法师说得对。佛道虽然教义不同,但都是劝人向善,只要我们心中有道,就能为天下苍生造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长安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李长松依旧在长安城里游历,他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这天,李长松来到曲江池边,看到采莲女正在池边采莲。采莲女看到李长松,笑着说:“道长,你看这莲池里的莲花开得多好啊。”

李长松看着满池的莲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长安城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需要所有人共同珍惜和守护。

“是啊,”李长松说,“只要我们心中有莲,有善,有正义,长安城就会永远这么美丽。”

说完,李长松转身离去,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长安城的繁华之中。但他的故事,却在长安城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
本章已完成! 天狼诀2 最新章节第九十七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二),网址:http://www.77gp.net/464/4649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