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高端忽悠会(3/4)

作品:《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更引起骚动了。要知道,在座的,富豪权贵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没有人有这么大的家业,能够拥有如此豪华的别墅庄园。这是拿大话压人,在气势上保持一种俯视状态。这是话术的一部分,《鬼谷子》里有详细的记载,这书我看过。

此时,大屏幕的幻灯上,播放着辋川别墅的位置,复原图及想像的效果图的画面,下面有人惊叹,有人点评。蔡老师当然要及时把这种听众这火引导到他的话题上,他当场提了一个问题:“有人读过王维的诗吗?”

当然有人举手,说一个中国人穷,他不怕,你要说他没文化,他要跟你急。什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隐士之诗,都被观众说出来了。

“那么,当年我有一个疑问,如此简朴求道的王维,为什么晚年给自己修建了一个豪华的别墅呢?”

这当然是个大问题,如果没专门研究过王维生平的人,恐怕始终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他觉得火候到了,于是公布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研究耽多年研究的结果是:不管简朴的山居生活,还是豪华的别墅生活,都是王维生活的两个阶段,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两个阶段,也是成功人士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但这两个阶段中,有一个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就是遵循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王维的初心,从来没变过,只不过由低级走向了高级。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过渡中,实现了人生的圆满。”

这一套理论,不知道他是从哪里附会来的,但听起来,确实有点高大上的意思。

“王维的初心从来没变过。当年不得志,寄情于山水。后来得志得势,权倾朝野,仍然将山水作为自己最佳的伴侣。有人问,住别墅就意味着腐化吗?答案是:错!王维就是证明。他发达后,没忘记山水的快乐,保持着素净的诗风。没有忘记前妻的爱情,始终保持着单身。朋友们,大家试想一想,在古代三妻四妾纯属正常,王公大臣妻妾成群的年代,王维,算不算一个圣人?”

下面有人鼓掌。中国人就这样,只要有某个掌声带了头,接下来的掌声就会连成片。从众心理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大家都要冒充有文化,都不敢承认自己没听懂。

我虽然内心对他的推论不承认,觉得既不符合逻辑,又不符合事实,但此时,也不得不礼貌地鼓掌了。

“所以,中国文化的道统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比较明显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也要生活在自然之中。这就是王维用诗歌,用别墅,用实际生活告诉我们后辈的,最成功最恰当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更热烈的掌声。

不就是推销别墅嘛,扯那么远,搞到唐朝,搞到王维的程度了。不过,用王维做广告,比请现在的明星划得来。毕竟,王维的名头够大,中国人,只要读过几天书的,没有人不知道。更重要的是,拿他做广告,不需要广告费。

这就是用传统文化包装商品的奥秘:既显得高端,又不需要花钱。

“那么,天人合一,如何在历史中体现?如何在人生中体现?再好的理论,也得落地,也得对我们的实践提供帮助。没用的理论,是空话。今天,众多精英过来,不是来听我讲空话的。大家时间宝贵,我得说些实话。现在,进入到我今天报告的第一部分:历史与风水。”

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型的中国地图,在中原地区,主要突出显示了三条线:黄河,长江,以及中间的秦岭和淮河一线。

“大家看到,中原文明主要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而两大流域之间的,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和淮河。”

这是正常的历史地理知道,中学时都学过,没什么好奇。但我感兴趣的是,他究竟是如何推导出他后来的答案的。

“所以,中国文化经济和权势的更替,更集中地体现在秦岭与淮河两边。因为两种文化的整合和冲突都在这里发生,当然也就是中心了。”

“按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讲,主要是讲山水的。因为古代说风,主要是说山。因为山是风的阻挡物,影响着风的走势。传统风水理论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指的黄河改道的规律,这种自然现象,影响了民生与政治格局。传统上我们讲一个人的权势,俗话叫靠山,也说明,权势与山有关。根据我们的研究,确实,山与权势有关,水与财富有关。”

这哪里是他们的研究,这几乎是古代所谓风水学的常识,他真敢住上捅词。

“中国的上古历史中,最著名的两部书是《尚书》和《山海经》,在《尚书》中有一篇叫《禹贡》的,详细列出了中国的山与水,作为地理描述最基本的单元。说明了山与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经在几千年以前,就被认识了。《山海经》中的海,其实也泛指大的湖泊海洋和水系,是水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要真正参悟中国的历史,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山水,这个结论,恐怕是任何人都不好否认的。”

话题的引导总是从公理和常识开始,结论的正误,主要是看逻辑和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最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三章 高端忽悠会,网址:http://www.77gp.net/54/5410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