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于自我(2/3)
作品:《老实客栈》架起的虚幻桥梁不是老子的错,老子留下道德经才是他的错,道德经是一切有关老子虚幻的开始。
这当然是付刚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谁不服气,也可以就自己的角度展开思考,但这与付刚没关系,他只关注他自己的思考。
对于孔子,其实印证了儒家那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孔子也是经历一路,思考一路,最后选择去教育弟子,这是一个关于人不断改变自己态度的过程。
总有人嘲笑孔子是官迷,希望得到诸侯国的认可。付刚对照自己,自己原来也是官迷,也想往上爬,这没什么错吧。经历很多事情,孔子也有自己思想上的转变,最后他是甘于做个教育者,而不是整天长吁短叹。
后面会讲到付刚的选择,与老实客栈的故事,那么付刚也经历过思想的转变,对比下来,他知道这种转变只是面对现实,而且能够坦然面对的结果。
孔子高就高在,他自己没留下过什么,他编译了很多书籍,甚至还大量删减某些书籍的内容,最后留下一部论语,还是他弟子留下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付刚认为这才是他高深之处,孔子如果留下东西,必然是经典,其实也是在误人子弟,还不如什么都不留下。
你们自己想吧,能想明白,你就懂了,想不明白,你就傻着,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都是一辈子。
顺便说一下,付刚无意中想到道教三清,道德天尊肯定是老子,这个毋庸置疑。其实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合起来就是某个侧面的孔子。
元始天尊是人族正统,显然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就是正统,那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孔子就是正统。孔子有很多后来帝王赐予的名号,其中一个就是至圣先师。皇帝在封建社会代表正统,那么皇帝们的老师,岂不是正统中的正统。
灵宝天尊喜欢教化,尤其喜欢有教无类。你要知道孔子比创造出得灵宝天尊要早得多,而孔子也是最开始提出有教无类的说法,从这个侧面灵宝天尊也是具有孔子的功能的。
所以,在付刚看来,孔子起码在说得问题上比老子要伟大。老子诱导了很多人,孔子啥也没说,最后儒家走成那样,难道真的与他有关系吗?他说过什么,才导致了那种结果?
即使孔子有出名的七十二弟子,每个人也不同,孔子从来不会把弟子塑造成一类人或一种人,而孟子之后的儒家,则把后来人都要塑造成一种人,这难道是孔子的错吗?
我懂也不说,你们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实客栈 最新章节第25章 关于自我,网址:http://www.77gp.net/235/235797/23.html